成蟲:體長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內橫線,外橫線將全翅分為3段,具
有顯著的腎狀斑、環(huán)形紋、棒狀紋和2個黑色劍狀紋;后翅灰色無斑紋。
生活習性簡述:成蟲夜間活動,交配產卵。卵產在5厘米以下矮小雜草(尤其是貼近地面的葉背或嫩莖)上,每雌平均產卵800-1000粒。成蟲對黑光燈及糖醋酒等趨性較強。幼蟲共6齡,3齡前在地面,苗前在雜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苗后晝夜取食植物芯葉;3齡后晝間潛伏在表土中,夜間出來為害咬斷莖基,動作敏捷,性殘暴,能自相殘殺。
老熟幼蟲有假死習性,受驚縮成環(huán)形。
幼蟲:體長37-47毫米,灰黑色,體表布滿大小不等的顆粒,臀板黃褐色,具2條深褐色縱帶。
卵:長0、5毫米,半球形,表面具縱橫隆紋,初產乳白色,后出現(xiàn)紅色斑紋,孵化前灰黑色。
蛹:長18-23毫米,赤褐色,有光澤,第5-7腹節(jié)背面的刻點比側面的刻點大,臀棘為短刺1對。
為害癥狀:
玉米小地老虎為害癥狀: 幼蟲將幼苗近地面莖部咬斷,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
防治方法:
1、成蟲可采用黑光燈或蜜糖液誘蛾器,春季設置,如平均每天每臺誘蛾5-10頭以上,表示進入發(fā)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為高峰期,過后20-25天即為2-3齡幼蟲盛期,為防治適期;誘蛾器如連續(xù)兩天在30頭以上,預兆將有大發(fā)生的可能。幼蟲的測報采用田間調查的方法,定苗前每平方米有幼蟲0、5-1頭,或定苗后每平方米有幼蟲0、1-0、3頭(或百株幼苗上有蟲1-2頭),即應防治。
2、早春清除田地周圍雜草;如已被產卵,并發(fā)現(xiàn)1-2齡幼蟲,則應先噴藥后除草。清除的雜草,要遠離田地,集中燒毀。
3、人工防治:小地老虎幼蟲白天躲藏在土中。在田間尋找剛出現(xiàn)的萎蔫苗、枯心苗,拔開萎蔫苗周圍泥土,挖出小地老虎的大齡幼蟲處死。
4、藥物防治:
(1)40、7%毒死蜱乳油,畝用90-120g對水50-60kg;
(2)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
(3)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4)20%氰戊菊酯3000倍液;
(5)20%菊馬乳油3000倍液;
(6)10%溴馬乳油2000倍液;
(7)90%敵百蟲800倍液。于地老虎1-3齡幼蟲期用上述藥劑之一噴霧。
5、黑光燈誘殺成蟲。
6、糖醋液誘殺成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或用泡菜水加適量農藥,在成蟲發(fā)生期設置。
7、某些發(fā)酵變酸的食物,如甘薯等加入適量藥劑,也可誘殺成蟲。
8、毒餌誘殺幼蟲:把麥麩等餌料炒香,每667平方米用餌料4-5kg,加入90%敵百蟲的30倍水溶液150ml,加入適量水拌勻成毒餌,于傍晚撒于地面,施毒餌前能先灌水,保持地面濕潤,效果尤好。
9、堆草誘殺幼蟲:可選擇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兒菜、苦荬菜、小旋花、苜蓿、艾蒿、青蒿、白茅、鵝兒草等雜草堆放誘集地老虎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