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生命時報 》訊 水果味的飲料、牛肉味的薯片、排骨味十足的濃湯……相信大家對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都不陌生,可是,飲料里真的有水果嗎?湯真的是排骨熬足8小時煲成的嗎?或者,這一切只緣于調香師的一雙“妙手”?
最早的香精香蘭素
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氣味的濃縮芳香油。它是一種人造香料。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妝品和卷煙等。人類所合成的第一種香精是香蘭素,是由德國的M·哈爾曼博士與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制而成的。
德國的巧克力制造商首先應用了人造香蘭素。此后不久,倫敦的糖果廠也開始用水果香精制造硬水果糖。今天,各種食物的味道都可用化學方法合成,包括水果、奶類、肉類、蔬菜類、堅果類、蜜餞類以及酒類等各種香精,適用于飲料、餅干、糕點、冷凍食品、糖果、調味料、乳制品、罐頭、酒等食品中。
“從人們早餐吃的麥片罐頭,到零食的巧克力餅干和下午茶的果汁飲料,一天吃進去幾十種香精香料也不足為奇。”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
酸奶大米花生油也有香精
“說到香精,人們想在生活中完全和它絕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某國際知名香精香料公司工作多年的陳小姐透露。比如說,人們都知道果汁飲料里含有香精,但是,許多果味或果粒酸奶的配料表上,卻看不到香精的名字,但那種濃厚的水果香味顯然不可能來自真水果,這是為什么?“很簡單,生產酸奶的企業需要向上游供貨商購買果料,而我們把香精直接賣給生產果料的公司。”這樣一來,奶制品生產企業就不用“親自”往酸奶里添加香精了,在配料表里自然體現不出來,這已經是業內不成文的規定。
除了乳制品外,大米、香油、花生油這些看起來“天然純正的食品”里,也少不了香精。云南《生活新報》就曾撰文揭露,有些市場上銷售的低價“泰國香米”,就是普通米噴了香精變身而成的。“一臺多功能薄膜封口機、一種叫香檬精的香精、從廣州那邊進過來的包裝,再加上自己貼上去的合格證、QS質量安全認證標志,所謂香米就全部搞定!”有10年大米銷售經驗的某國營糧油公司銷售員張師傅說,有些泰國香米,低至3元左右一公斤,甚至比國產米還便宜,“那肯定是有問題的。”這種超低價“泰國香米”是一些想牟取暴利的商販用其他的米噴上香精后冒充的。“很簡單,大家去網上搜索一下供求信息就能知道,大米香精、香米香精、糯米香精……只有你想不到的味道,沒有調香師調不出來的味道。”
還有人們常吃的花生油和香油,如果香味異常濃烈,也要小心是香精在作怪。下面這則食品添加劑公司的廣告就是最好的詮釋。“……該色素可以大大改善調和油的色澤,也可使色拉油、棕櫚油等呈現優質花生油特有的淡黃色、金黃色、棕紅色,清澈透明、不褪色、不沉淀。若加上本公司的花生油香精或芝麻油香精,同時具有逼真的花生油或芝麻油香氣,口感順滑,不辛不辣,無異味……”對于此,陳小姐覺得無比平常:“現在幾乎什么食品都會加香精,不然我們吃什么?”
在日本,有一個被奉為“食品添加劑之神”的人,他叫安部司。他所撰寫的《大家極為喜歡的食品添加劑———食品真相大揭秘》在日本一經上市,就大受歡迎,至今已銷售40多萬冊。安部司指出,大家每天都要吃方便面。其中有一種口味叫做“豬骨湯”的。這種方便面用熱水沖泡之后,湯呈現乳白色,味道也和真正的骨頭湯一模一樣,但是里面卻沒有一滴骨頭湯,都是食品添加劑勾兌出來的。“所以說,沒有骨頭,一樣能熬出骨湯。”但是如果安部司不說,卻沒有任何人懷疑方便面中的調料成分竟然是十多種化學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再以醬油為例。安部司表示,現在人們使用的便宜醬油已經不是按照傳統方式釀造出來的醬油了。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做“醬油式調料”。為了讓醬油好吃,首先會添加大量味精,為了讓它的形態像真醬油一樣,還要添加甜味劑、酸味劑,然后再加入染色劑,以及多種增黏劑,最后再添加少量醬油和防腐劑,便宜醬油就制成了。
多選擇天然食品
“現在,為了刺激消費者的味蕾,生產廠家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讓我們的舌頭過足癮,從而離那些不夠味的天然食品越來越遠。”范志紅說,國外也有研究顯示,在那些有多動癥、自閉癥、學習障礙的孩子當中,喜歡濃味刺激的加工食品的比例特別大。
“要想在我們的食物中把化學添加劑排除在外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安部司表示,“消費者只能在購買食品的時候,仔細看看標簽,盡量選擇無添加物或者是含有少量添加劑的食品。”
范志紅也表示,作為消費者,也要學會和香精、香料和平共處。一般來說,正規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在食品中添加香精香料,是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而且絕大部分的產品,如果添加了香精香料,也會在配料表中標明?上У氖,絕大多數消費者口口聲聲說要吃純天然的食品,卻不愿意花費半分鐘去看一下標簽。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要學會忍受天然食品那也許寡淡的味道,別嫌棄它的樸素與平和,因為這味道才是最真實的。”范志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