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素食:素食≠植物性食物
老百姓認為“吃素”,就是只吃植物性食物,其實這不完全正確。“吃素”,在醫學上稱為“素食”,主要分為三種:全素素食、奶素食、奶蛋素食。還有部分素食者不拒絕魚類等白肉食物,但不吃紅肉,被稱為“半素食主義者”。從營養需求上考慮,不主張采取全素素食。
認識吃素:素食≠健康長壽
素食一定健康、長壽嗎?答案是否定的。素食者,易發生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素缺乏癥,同樣也會患上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素食者易出現體重下降,而消瘦與肥胖一樣,都會縮短壽命。
素食的功效——
素食的主要特點是膳食中脂肪、膽固醇含量較低,且富含膳食纖維,這賦予了素食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
功效之一:調節血脂代謝。素食能減少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增加膽固醇的排泄,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對防治高膽固醇血癥和冠心病有積極作用。
功效之二:預防癌癥。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量,促進排便,減少致癌物等有害物質的吸收,具有防御結腸癌的作用。
功效之三:調節血糖。素食中的膳食纖維能延緩膳食中糖分吸收,改善胰島素抵抗。在某種程度上,對控制肥胖和糖尿病有益。
素食的缺陷——
缺陷之一:蛋白質質量差。除豆類外,大多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蛋白質量少,且營養價值低。故素食者易發生蛋白質缺乏,出現消瘦、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等癥狀。老年人常見的少肌癥,也與蛋白質攝入質量差有關。
缺陷之二:維生素供給不全面。素食者易出現維生素B12缺乏癥(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而且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另外,素食者易造成維生素D攝入不足。除影響骨質健康外,維生素D缺乏還會增加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的危險。
缺陷之三:鐵、鈣、鋅等微量元素吸收障礙。素食中鐵、鈣、鋅等微量元素極為有限,再加上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植酸、膳食纖維等會阻礙鈣、鋅、鐵的吸收,容易導致鐵、鈣、鋅的缺乏,尤見于全素素食者。
科學吃素,把握三個原則
一、別長期吃素。醫學上建議“富貴病”患者清淡飲食,主要指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少刺激,但不代表只吃素。長期吃素并不是健康的膳食模式,但是,短期內或間斷性吃素,能起到治療作用。
二、盡量別全素。喜歡吃素,建議“非全素”,即食物要多樣化,包括谷類、豆及其制品、薯類、蔬菜、菌藻類、堅果類、水果類、奶類、蛋類,以及適量的白肉(魚肉和禽肉)。肥胖、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可吃這類素食,協助疾病治療。但還需食不過量,注意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三、全素食,多補這幾類營養素。全素素食者,尤其要強調食物多樣化,食譜多樣化,注重科學搭配。倡導五谷雜糧搭配;每日蔬菜、水果品種多樣;每日保證攝入一定量的大豆制品和堅果,以滿足蛋白質的需求;常吃菌藻類(蘑菇、木耳、海帶、紫菜等)食物。但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茭白、筍等應避免攝入過多,因為纖維素加速腸蠕動,影響營養素吸收。建議全素素食者,可選擇強化鋅、鐵、維生素B12或維生素D的素食食品,或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以彌補膳食中的不足。
【相關閱讀】
春季清腸不能只吃素 怎樣清腸才健康
心中有“素”,健康有數?
長期吃素不利老人健康
三個時期 女人不宜長期吃素
吃得太素太少,惹出古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