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部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每天應攝入的主要食物種類,自上而下反映了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依次是谷類食物、蔬菜和水果、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奶類和豆類食物,烹調油和食鹽。新的膳食寶塔沒有食糖的攝入量,但增加了水和身體活動的傾向,強調足量飲水和增加身體活動的重要性。飲酒的問題也有說明。
孔靈芝說,新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在1997年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基礎上經過多次論證、修改并廣泛征求相關領域專家、機構的意見而成的,主要特色有六點:
一、將飲水、零食及飲料等與健康密切相關的膳食內容引入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使內涵更加豐富全面。
二、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為指導居民天天運動提供了參照標準。
三、提出更具體的量化指標。
四、在堅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理念下注重慢性病的預防。
五、表現形式不拘一格,科學詮釋居民對膳食認識的誤區和難題。
六、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內容更加豐富和具體。
成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
深色蔬菜最好達到一半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健康成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推薦食用深色蔬菜。對此,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楊曉光說:我們推薦的是成人每天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最好達到一半。為什么強調深色蔬菜?我們通過營養素分析,深色蔬菜比如說紅辣椒、菠菜,就是顏色比較深的、綠色的、紅色的、紫色的,像紫甘藍這樣的菜,它的維生素,也就是β胡蘿卜素含量要比淺色蔬菜高很多。按照全國營養調查的數據,前15位的深色蔬菜和前15位消費量最多的淺色蔬菜相比,維生素C含量也明顯高一倍。我國居民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是蔬菜,所以我們強調吃蔬菜,主要是為了保證維生素、膳食纖維,特別是水溶性纖維,所以最好每天吃的蔬菜中,深色蔬菜占到一半。
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最高推薦量
北京人要減少烹調油楊曉光說:隨著膳食結構的變化,我們日常飲食中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烹調油攝入比較多,這次專門提了一條,就是要減少烹調油。現在的脂肪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最高不超過30%,而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脂肪比已經達到38%。隨著脂肪攝入量的增加、體力勞動的減少,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這些都和膳食結構變化密切相關。所以這次我們提倡飲食清淡、食不過量、天天運動。都是針對營養調查和居民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
做到平衡膳食
不一定再補充維生素最近很多廣告宣傳中國人要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我們是否需要補充這些呢?
楊曉光說,關于營養補充劑,《指南》中也有論述。總的來說達到營養有三條途徑,第一個途徑是平衡膳食,通過膳食選擇達到膳食的平衡和營養的需求,這是最高境界。但是如果吃不到一些食物或者食物中的營養素不夠,有的就需要強化,比如碘,部分地區自然環境中,碘的攝入很少,所以我們要在食鹽里強化碘。另一個途徑是膳食補充劑。我們的原則是:正常人能夠通過膳食得到你所需要的營養。而營養補充劑,第一它不是食品,僅包含了它所標注的營養素,食品中除了營養素還有很多健康成份比如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物,這些都是膳食補充劑不能提供的;膳食補充劑也不是藥,不能代替藥物進行治療;只有對于不能通過正常膳食滿足營養需要的人,比如說病人在恢復期,或者孕婦在生產前三個月,對于鐵等營養素有特殊的需要,這些人選擇適合自己的膳食補充劑是適當的。
日常生活+出行+運動
成人每天步行6000步孔靈芝說:對于很多人每天走一萬步是很困難的,我們現在更強調日常生活+出行+運動,倡導積極的做一些家務活動。把很多日常生活折合成千步當量,比如熨衣服十幾分鐘,拖地板幾分鐘,再加上出行、額外的運動,這是我們倡導的一個理念。也有一些計算的方法,比如浙江省就在河堤上有一些提示,走多遠是幾千步。
紅豆綠豆營養不如大豆
每天應吃大豆制品在膳食指南寶塔第二層提到大豆和漿果的攝入量,每天推薦量是30-50克,最底層又有一個雜豆的量,有人問:為什么把大豆和雜豆區分開來?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葛可佑說:這是新版指南和舊版指南的區別之一。為什么這次強調大豆呢?大豆對于健康的益處正在逐漸被認識。大豆和其他雜豆的營養構成有很大的區別。大豆的蛋白質可以達到40%,氨基酸組成是比較平衡合理的,這對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地區改善蛋白質營養是很重要的。
雜豆和大豆是有區別的,雜豆的蛋白質在百分之十幾,它的構成也不像大豆那么合理。而且化學成份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為了充分獲得大豆對中國人民的健康效益,這次我們特別把大豆強調出來,把雜豆歸到雜糧里面去,大家不要以為只吃豆就行了,吃綠豆、紅豆可能起不到那么好的作用,多吃大豆比較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