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體系在供港活魚養殖過程運用的探討
九江檢驗檢疫局 江新永
摘要:本文對供港活魚養殖過程各個危害因素進行分析,確立養殖用水、投苗、用飼、用藥、裝運等5個關鍵控制點,并提出控制供港活魚安全衛生的措施,建立HACCP體系,真正做到從池塘到餐桌整個環節的控制,確保供港活魚的安全。
關鍵詞:供港活魚 養殖 安全 HACCP
1 前言 九江是座水城,襟江帶湖,北臨長江,東接煙波浩淼的全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過去曾有“野水多于地”、“人煙半在船”的說法,水域面積十分廣闊。據了解,九江現有水域面積492.5萬畝,均為淡水面積,其中境內鄱陽湖水面達297.3萬畝;擁有可養面積126萬畝,占全市總水面的26%、全省可養水面的22.5%。近兩年來,九江每年有近200噸“四大家魚”成為香港市民餐桌上佳肴。為有效應對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我們應用HACCP體系,加強魚養殖過程的安全控制,確保了供港活魚的質量安全。
2 活魚養殖的幾個過程
選址—養殖用水、環境---投苗---用飼---用藥(疫病防治)-商品魚養殖一裝運。從整個養殖過程可見,供港活魚對食用安全生物風險主要可以確定為攜帶可以使人致病的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化學危害主要是攜帶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藥物殘留、重金屬殘留。
3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的設立
3.1養殖用水:
要選擇好一個養魚場,首先是要看是否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水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養魚的成敗與活魚質量的優劣。水質好,可以減少魚的病蟲害發生,減少用藥,降低藥殘的發生;同時,養魚場要遠離有毒有害場所及污染源,以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因此,把養殖用水設為關鍵控制點1(CCP1)。水質應該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
3.2魚苗:
放養的魚苗要健康、無藥殘的優良苗種。苗種被污染的原因有:一是繁殖魚苗的水質被污染;二是魚苗在培育過程使用藥物;三是為保證魚苗成活率,運輸過程用藥。如使用孔雀石綠。因此把苗種設為關鍵控制點(CCP2)。
3.3用飼:
用飼是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好的飼料營養全面,魚生長快,出魚率高。但往往有些飼料廠,為了達到養殖好的效果,在飼料中違規添加一些違禁藥物或添加劑,造成商品魚藥物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因此把苗種設為關鍵控制點(CCP3)。
3.4用藥:
防止魚病的發生關鍵在于預防,做好相關的消毒工作,一旦發現病蟲害規范、科學用藥。但有些生產藥品的廠家,為了藥物的效果,違規添加一些禁用藥,有的技術員為了治病,濫用或超標使用藥品,這些都會導致藥殘的發生。因此把苗種設為關鍵控制點(CCP4)
3.5裝運
裝運過程的用水必須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的同時,水溫也是影響商品魚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如果用污染的水或水溫不符合要求,勢必影響成活率。因此把裝運設為關鍵控制點(CCP5)。
4 關鍵控制限值的設立
4.1養殖用水的關鍵限值: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
4.2魚苗的關鍵限值:一是來自農業部門備案的魚種場;二是投苗實施相關藥殘項目的檢測。
4.3用飼的關鍵限值:一是來自CIQ備案的飼料廠;二是實施對入場飼料相關藥物的監控;三是要符合NY/T2112-2011標準要求。
4.4用藥的關鍵限值:一是購買農業部門許可廠的漁藥和消毒藥;二是規范用藥。三是嚴禁使用違禁藥
4.5裝運的關鍵限值:一是水溫的控制;二是裝運密度。
5 供港活魚的安全衛生控制措施
5.1選址要有充足水源,周邊環境無污染,并對水質按照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進行全項目檢測,符合要求后,確定養殖需求。同時,每年進行1-2次水質監測,做好水質監測記錄,確保養殖水質持續符合要求。
5.2魚苗要購買來自農業部門注冊的魚種場,可能查看許可證,對魚苗進行相關的藥殘的檢測,如孔雀石綠、呋喃類藥物等禁用藥。但一般情況下,先在隔離網箱養殖,待有3-4兩時實施檢測較為合適,檢測合格后再分箱養殖。做好投苗和分箱記錄。
5.3用飼要求使用CIQ備案的飼料廠,為防止摻入藥物,可對進場的飼料實施相關藥殘的檢測,同時,對供飼料廠進行年度質量評價的機制,優勝劣汰。并每天的投飼做好記錄。
5.4養殖場必須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決不用違禁藥和不明成份或不明廠家的藥物,嚴格遵守限用藥的使用方式、用藥量和停藥期,采取用藥的處方管理,做好魚藥使用記錄,確保養殖過程的用藥安全。
5.5要有與發貨量相配的裝運工具,有良好的溫度保護設施和增氧設施。在發貨前,要調節好裝運水溫與魚體溫度基本一致,做好測溫記錄,防止魚體的過度應急反應,以達到低溫裝運的目的。同時,要控制好裝運的密度,以提高魚的成活率。
江新永,男,九江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工程師,大學本科。郵箱:jxy03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