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那么,跟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檢測同行們的發(fā)聲吧!檢測人的發(fā)展的瓶頸究竟在哪?也聽聽前輩們過來人們的經驗之談。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討論中,很多檢測人員表示自己入行三五年,困在一個小圈子里邁不出去。比不上那些真正的科研人員,省市科技項目留給一線檢測人員的機會太少了。加之長期加班,更無從知曉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平臺和渠道。而搞技術的人往往比較靦腆,這一切又再次讓自己陷入“信息閉塞”、“人脈閉塞”的怪圈。
在科研院做實驗員也同樣是低人一等,被看成研究員手下打雜的,能喝點湯就不錯了;這種單位用研究員的標準評價實驗員,實驗員如何晉升?想好發(fā)展,要么做到專家,要么做實驗以外的事。
想要評高級職稱,想要寫書,想?yún)⑴c省里獲得獎勵的科技項目,可是沒有機會。
一 需要沉潛扎實的學習才能站得高、看得遠
“沒得選擇,只得遵從”?
還有好多人表達過這樣的看法:這個行業(yè)是低水平重復勞動,很多檢測行業(yè)的“老人”也跳出過這個框框,但兜兜轉轉實驗技能沒專也不精。而初生牛犢時的正能量也在日常中被負能量慢慢侵蝕、消滅。
最終“沒得選擇,只有遵從”。有些女性工作者選擇安逸的停留,而有些男性工作者無法拘泥于此,為了更遠大的理想與目標紛紛”出逃“。
在實驗室工作真不容易,干好了拿工,干不好責任重大,想研究一些分析方法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特別是24小時都要在線檢測的一線工作者只能按部就班。完成生產任務。想提高分析水平又很少有行業(yè)交流平臺,不像以前經常可以參加一些會議交流。
二 每天進步一點點,記錄成長和進步
內心甘苦自知 辛苦不被認可,公司提升空間小
連鎖反應——升職、加薪名額少,往往跟自己無緣。這也是作為檢測人員的尷尬、這個職位的特殊性之一。
三 哪種人生不是五味雜陳
改變 從這一刻開始 事實上,無論是哪個行業(yè)的職場人士,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在某個被困的境地中無奈、抱怨、掙扎,既然如此,不如正視這種現(xiàn)狀,然后去努力改變。
前輩級人物大有所在,他們的經歷與經驗,啟發(fā)我們在每個關鍵時刻要巧妙抓住機遇,避免在實驗室苦哈哈地加班,渾渾噩噩度日。
能感覺到瓶頸存在的人得有一定能力,感覺這個瓶子限制住了你的發(fā)展,而且你又有離開瓶子的意愿。有時能在一個瓶子里好好的生活、工作也未必是件壞事,實驗室這個瓶子也需要那種在瓶子里呆得住的人。
別提心累 沒有被虛度的光陰 技術是學不完的,總有你不懂的東西,活到老學到老。
在這,小編截取一段linkedin里面的段子:你在這些事物上投入的精力與成本是否給你帶來了豐沛的收益呢?你上一次看書并由此獲得啟示是什么時候呢?因為時間具有排他性,構成一個人實質的就是他的時間。當他選擇了把時間花費的去向,他就會得到相應的談吐、氣質、生活方式。
你差的可能不是金錢和平臺 瓶頸不是問題,關鍵是瓶塞,只有突破瓶塞,瓶頸也能噴發(fā)的。
別說小編站著說話不腰疼,哪行哪業(yè)不是做重復工作。平臺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平臺的不匹配,你可以跳來跳去。小編身邊也個別檢測人員,他們看清了形勢卻付諸埋怨。檢測人員與科研人員的區(qū)別對待,是否真的是阻礙你一躍成為領域專家的屏障呢?
如果真有一個改變的心,多充實自己、做研發(fā)、做處理工藝設計。最好跟應用聯(lián)系起來,多去科研院所請教。
最后引一句送給各位檢測行業(yè)的筒子們: 當你回望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步步僵局意味著步步機遇!
自入職之日起,大家可能都會糾結于一個問題:辭職跳槽?還是留守崗位,再歷經磨練?為什么我每天加班累成狗,卻覺得自己在檢測領域,已經完全陷入僵局了呢?
渠道閉塞,高水平項目接觸少
低水平的重復,無法提升技能
其實,很多人還是熱愛檢測、喜歡實驗的。我們承認平凡,卻努力非常。但辛苦的勞動在一些生產類企業(yè)只是冰山一角,對公司業(yè)績的提升微乎其微。為了得到真實準確的數(shù)據(jù)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其中的辛苦自知。可是在外人看來并沒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老板看不到檢測、質量部門的重要性,但出了質量問題卻第一個找到的部門。
同樣的,你期待在工作中獲得技能無法實現(xiàn),在工作之余是否就有不懈努力呢?
努力你可能還有機會,不努力你就真的沒戲了。與其嘀嘀咕咕自怨自艾,不如想辦法改變現(xiàn)狀。
再看看一位網(wǎng)友的職業(yè)規(guī)劃:行不行,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