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披上西方文化外衣
紅酒是國人對葡萄酒的俗稱,以成品顏色來說,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3類;以殘?zhí)橇縼矸郑t酒又可分為普通紅酒、半干紅酒和干紅葡萄酒,糖含量依次降低。目前,市場上常見、國人常喝的是干紅葡萄酒,市場占比85%。
紅酒的釀造歷史眾說紛紜。據英國《自然》雜志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產于公元前5415年的罐子中發(fā)現殘余葡萄酒,這被認為是最早的葡萄酒。公元前4500年,紅酒傳入歐洲后在各國得到發(fā)展,法國、意大利生產的葡萄酒聞名世界。15至16世紀,葡萄酒釀造技術傳入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我國紅酒釀造也有悠久的歷史。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酒的釀造方法。此后,紅酒發(fā)展有過繁榮和鼎盛,也有過低潮和沒落。1892年,張弼士創(chuàng)立我國近代首個新型葡萄酒廠,但受時局影響發(fā)展困難。直到1990年后,中國葡萄酒市場才真正興起,但此時紅酒被披上了西方文化的外衣。
中國農業(yè)大學葡萄酒科技發(fā)展中心主任黃衛(wèi)東教授分析了紅酒在我國發(fā)展緩慢的原因。首先,我國不同地區(qū)、民族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差別很大。在歷史上,同是發(fā)酵酒,北方地區(qū)習慣喝葡萄酒等果酒,南方地區(qū)則愛喝黃酒、米酒等。歐洲各國生活習慣接近,因此葡萄酒傳承性更好。其次,中國朝代更換很具破壞性,后朝往往會破壞前朝的習慣,因此,我國葡萄酒歷史雖然也很悠久,但沒得到持續(xù)性發(fā)展。第三,葡萄酒是一種慢生活飲品,在我國,有一種比喝葡萄酒更悠閑的方式——喝茶。飲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對葡萄酒的重視度。
國人喝紅酒不講究“品”
“中西方紅酒文化存在差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院長房玉林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西方人喝紅酒講究“品”與“度”,偏愛細飲慢啜,對餐桌禮儀有嚴格要求,比如注重酒杯與酒種搭配、紅酒與菜肴搭配等。中國人喝紅酒則講究“情”與“量”,喜歡開懷暢飲,尤其在飯局上,紅酒常被作為表達感情的工具,不會過多關注禮儀與味道。他還說,在歐洲,紅酒是人們餐桌上的必需品,而到了國內,卻變的“高貴”“奢侈”起來。實際上,紅酒應走向大眾化,成為普通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飲品。
首都保健營養(yǎng)美食學會理事、歐盟國際葡萄酒學碩士姚尚勇總結了3點差異。1.在歐洲,葡萄酒已完全融入到生活,家庭紅酒消費量高于在外就餐、娛樂消費量,而我國卻恰恰相反,這反映出葡萄酒在歐洲和我國生活中扮演著不同角色,國人在家更喜歡喝白酒和啤酒。2.歐洲葡萄酒價格低于我國,一瓶在歐洲售價8歐元(1歐元約等于7.7元人民幣)的紅酒,加上運輸和關稅成本后,在我國可能賣到200元以上。在歐洲,多數人喝的都是售價2~4歐元的葡萄酒。3.在歐洲,葡萄酒已很好地融入到烹調中,比如著名的法國勃艮第紅酒燉公雞、比利時白葡萄酒煮海虹等,我國多把黃酒當做料酒使用。
此外,專家總結認為,國人對紅酒的認識和西方人不同,往往存在以下誤解。
國人不適合喝紅酒。一種流傳較廣的說法認為,西方人愛吃肉,所以紅酒適合他們,而國人喝白酒更利于健康。專家認為,這是無稽之談,紅酒是全球公認的健康飲品,跟飲食模式無關。適量喝紅酒有保健作用,但患有慢性肝病、慢性胃病和已有動脈硬化和血管狹窄的患者不宜飲用。
紅酒還是老的香。紅酒的品質不取決于酒齡,而是葡萄園的土質和葡萄生長采收的日照、降雨量及氣溫。普通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是3年左右,陳釀型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是30年內。
掛杯才是好紅酒。酒從杯壁流回留下酒痕,這種“掛杯”現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較高,并非好酒的絕對標準。
亂喝紅酒很傷身
醫(y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認為,葡萄酒是一種溫和的酒,適量飲用有益身心。科學研究證實,紅酒可舒緩疲勞、減輕病痛、消毒殺菌、美容養(yǎng)顏。不過,紅酒雖好,若是喝的方法不對卻會有損健康。房玉林指出,國人喝紅酒常見以下錯誤。
一口悶。飲酒過快,易使血液中乙醇濃度升高,加快血液流動和血管擴張,有損全身健康。慢慢飲下,身體才有充分時間把乙醇分解掉。
愛貪杯。“飲少些,但要好”是飲用紅酒的一句諺語。然而,很多人卻搖著酒盅,一杯一杯地比酒量。研究顯示,一天飲用4杯以上紅酒,心臟病風險便會增加。過量飲酒還易導致酒精肝和脂肪肝。
倒太滿。酒斟滿再喝干,是國人的飲酒習慣。但紅酒倒得太滿,會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不利于酒香揮發(fā),建議倒入1/3杯。
兌飲料。在紅酒中加入碳酸飲料,會加快血液對酒精的吸收,易刺激腸胃和大腦。紅酒中加入冰塊,會引起胃寒脾虛者身體不適。
混著喝。紅酒與白酒、啤酒混合喝,會刺激胃腸、肝臟和腎臟。研究顯示,常飲混合酒,患肝癌幾率會增高。
空腹飲。空腹飲用紅酒,乙醇被胃腸吸收得更快,增加胃腸刺激,易產生惡心、頭痛、心跳加速等不適。
睡前喝。有些人睡眠不好,會在睡前喝點紅酒,以求幫助入睡。酒精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睡前喝點能讓人快速入睡,但酒精會擾亂睡眠狀態(tài),使人出現早醒、睡眠質量降低等睡眠障礙,得不償失。睡前飲酒過多,還易影響胃腸消化,加重肝臟負擔。
亂搖杯。并非所有紅酒都適合搖杯,比如起泡葡萄酒搖杯后,會加速二氧化碳釋放,使酒味變淡。
配海鮮。紅葡萄酒不適合搭配海鮮,其富含的單寧可能破壞海鮮口感。腸胃功能較差者食用后易腹瀉。
明明白白喝紅酒
健康飲用紅酒才能為營養(yǎng)加分,專家給出了幾點建議。
酒量。肝臟對酒精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紅酒建議飲用量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毫升,女性200~300毫升,可根據酒精含量酌情增減。
時間。佐餐時搭配紅酒,利于充分發(fā)揮其營養(yǎng)價值。晚7點至9點半,酒精更易被人體代謝,可適量飲用。
配餐。紅葡萄酒與豬牛羊等紅肉是絕配,白葡萄酒適合搭配海鮮類等白肉。夏天可選白葡萄酒,紅葡萄酒更適合寒涼天氣。
在黃衛(wèi)東看來,搭配原則應是開心和健康。常見兩種搭配方式:一是美食配美酒,以美酒為主,選擇適宜的美食將美酒的優(yōu)點放大,品酒時,選一些清淡、不甜、淡淡咸味的小點心作為食品;二是美酒配美食,以美食為主,配以清新、清爽和淡雅的美酒,如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等。美酒和美食的搭配一般遵循清淡的美食配清香的美酒,豐滿優(yōu)雅的美食配柔潤平衡的美酒,肥膩味濃的美食配單寧強、酒體厚重的陳釀型紅葡萄酒,辛辣刺激的菜肴配甜型、半甜型葡萄酒。
存放。開瓶前,呈水平或倒立狀,放在地窖或涼爽、陰暗的壁櫥,儲存溫度為5~25℃,避免頻繁移動。開瓶后,用抽氣筒抽走瓶中空氣,再塞上木塞子,直立置于陰涼通風處,盡快喝完。
房玉林建議,品鑒紅酒,可以試試“三步曲”:第一步是觀色,選擇一個白色的背景,將酒杯側斜45度,觀察酒的色澤;第二步是聞香,第一次聞香時,慢慢舉起酒杯,將香氣吸入鼻腔,第二次聞香時,輕輕搖動酒杯,深深地聞嗅;第三步是品味,輕啜一口,在入喉前仔細回味,吸入空氣后再回味。(受訪專家:中國農業(yè)大學葡萄酒科技發(fā)展中心主任、教授黃衛(wèi)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院長房玉林,首都保健營養(yǎng)美食學會理事、歐盟國際葡萄酒學碩士姚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