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湯
開放分類: 醫(yī)療、醫(yī)學、中醫(yī)、方劑、藥方
八珍湯《正體類要》(補益劑:補氣)
[組成] 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術(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補益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方解] 本方在原書用治于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 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 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開竅于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 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 歸、芍、地滋養(yǎng)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 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 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組成:人參(30克) 白術(30克) 白茯苓(30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藥(30克) 熟地黃(30克) 炙甘草 (30克)
簡介: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現(xiàn)代用法:或作湯劑,加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用量根據(jù)病情酌定)。
類別:補益類
出處:《瑞竹堂經驗方》
【來源】《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當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用法】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氣血,理脾胃。
【主治】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
開放分類: 醫(yī)療、醫(yī)學、中醫(yī)、方劑、藥方
八珍湯《正體類要》(補益劑:補氣)
[組成] 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術(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補益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方解] 本方在原書用治于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 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 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開竅于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 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 歸、芍、地滋養(yǎng)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 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 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組成:人參(30克) 白術(30克) 白茯苓(30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藥(30克) 熟地黃(30克) 炙甘草 (30克)
簡介: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現(xiàn)代用法:或作湯劑,加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用量根據(jù)病情酌定)。
類別:補益類
出處:《瑞竹堂經驗方》
【來源】《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當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用法】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氣血,理脾胃。
【主治】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
感謝shengtang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