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1)
鮮食棗果甜酸鮮脆、清香可口、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也為廣大果農帶來了商機。鮮食棗果果皮較薄,果肉脆嫩,含水量較高,采收后在常溫下早熟品種1~2天,晚熟品種6~7天,就會失水、萎蔫、變軟、酒化和腐爛,失去商品價值,而造成嚴重的損失。鮮棗實際是最不耐貯藏保鮮果晶之一,隨著鮮食棗的迅猛發展,必須強調要做好鮮食棗果的貯藏與保鮮工作,如何做好鮮食棗果的貯藏與保鮮,延長市場的貨架新鮮時間,是棗樹種植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關鍵。
(1)要注意選用耐藏性品種。鮮食棗品種極多,各品種間耐藏性差異較大,一般晚熟品種較早熟品種耐貯,干鮮兼用品種較鮮食品種耐貯,抗裂果品種較耐貯,大果型品種不耐貯藏。北京的西峰山小棗貯藏45天時好果率達79.4%~98.7%,而北車營小棗、蘇子峪大棗、長辛店脆棗等好果率為60.6%~70.8%。對于耐貯性差的品種,不適宜進行長期貯存,宜隨采隨銷。有些品種,可以通過貯存,延長市場銷售時間,提高售價,增加收入。
(2)加強采前管理。嚴格進行病蟲害防治,保證果實完好:鈣質可與棗果體細胞中膠層的果膠酸形成果膠酸鈣,對維持果實硬度、調節組織呼吸及推遲衰老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采前半個月對樹冠及棗果噴灑0.2%氯化鈣溶液,可增強棗果的鈣素含量,增加果實硬度,提高棗果耐貯性。
(3)適時采摘。鮮食棗果的成熟度與果皮蠟質膜、角質膜增厚,透氣性減弱幅度密切相關,從而導致呼吸商增高形成無氧呼吸造成乙醇發酵使棗果成熟衰老。因此,貯藏用棗應以手工采摘為主,以免打、搖棗機械傷,貯藏應選擇半紅果,但初紅果最耐貯藏。采收時保留果柄,是提高鮮棗耐貯性的重要措施,不帶果柄的棗果失水萎蔫快,梗洼處易霉爛,耐貯性降低。
(4)貯前預冷。預冷處理能快速散去大量的田間熱,減少入貯的冷負荷,還可避免因立即進入冷貯狀態而容易出現的冷害現象。棗果采收后短期內預冷至3~5℃,可適當抑制棗果的生理活動,也是防治果肉褐變和軟化的有效方法。
(5)科學貯藏。貯藏溫、濕度是影響棗果貯藏效果的主要因素,采取溫度為0~1℃,相對濕度為90%~95%為宜,貯后果實的硬度及脫氧合酶活性變化平穩,口感良好,其風味得到保持。氣調貯藏,高二氧化碳,可引起果實中毒或發生無氧呼吸,加速鮮棗軟化褐變。適宜的氣體指標應為二氧化碳2%~45%,氧氣3%~6%。保鮮包裝、保鮮劑處理與低溫配合可獲得理想效果。如PVC打孔袋包裝、氯化鈣溶液處理等,都是鮮食棗果貯藏中有效的保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