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設計如何表現味覺感
色彩是設計師表現食品味覺得主要方法
我們知道人是用眼睛來觀察周圍世界的,眼睛觀察到的信息通過視神經反饋到大腦,由大腦做出分析判斷,并將有關信息存儲起來。這是人感知物質的一個層面。還有就是人類在長期的生存與發展中代代傳承下來的分析和認識事物客觀規律的經驗,這是精神與文化的另一個層面。正是通過物質與精神的相互作用,人類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事物不斷向前發展。人類認知味覺的道理也是如此,我們通過眼睛認識食物和它特有的色彩,并由此通過物質與精神的互動,對色彩產生豐富的聯想,并形成了一些帶有共同規律性的認知,其中也包括了對味覺的分辨與聯想。
由于味道除了主要有甜、咸、酸、苦、辣之分外,各種味道又有濃與淡的區別。要在包裝上表現這么多的味覺,并且要向消費者正確傳遞味覺的信息,設計師就要根據上述人類認識事物的方法和規律來進行表現:
紅色的碩果給予人甜美的口感,因此,紅色用于包裝主要就是要傳遞甜的味覺。紅色還給人以熱烈、喜慶、革命的聯想。
因此,在食品、煙、酒上應用紅色,又有喜慶、熱烈的含義。而黃色使人聯想到剛烘焙出爐的糕點,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所以,在表現食品的香味時,多用黃色。
橙黃色介于紅與黃之間,其傳遞的味覺如橙子,甜而略帶酸味。而表現新鮮、嫩、脆、酸等口感與味覺一般都以綠色系列的色彩來表現。
有趣的是人類的食物豐富多彩,但現實生活中鮮見可供人類食用的藍色食品。因此,藍色在食品包裝設計上的主要功能是增強視覺沖擊力,更顯衛生與高雅。著名的丹麥藍罐曲奇餅就是一個范例。
至于味覺的強弱亦即口感的濃與淡,設計師主要靠把握色彩的強度和明度來表現。舉例如下:用深紅、大紅來表現甜味重的食品,用朱紅表現甜味適中的食品,用橙紅來表現甜味較淡的食品等等。
還有一些食品或飲品是直接用人們已經習慣的該產品的顏色來表現其味覺的,如深棕色(俗稱咖啡色)就成了咖啡、巧克力一類食品的專用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色彩是設計師表現食品味覺的主要方法,但也有一些味覺是不易用色彩來表現的,如:苦、咸、麻、辣等。設計師要借助特殊的字體設計和包裝方面的氣氛渲染設計從精神和文化這一層面來表現這些味覺,使消費者能一目了然認同所傳遞的味覺信息。
食品味覺表現是人類認識事物、改造世界的產物。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食品味覺的表現方法也將愈來愈豐富。
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味覺感”
“產品的味覺感”應該是設計者設計產品給消費者的視覺效應和心理效應相統一的設計。
一個食品包裝,首先給消費帶來的是視覺與心理上的第一感受———味覺感,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售市場。無疑,包裝是向消費者推銷商品的一種藝術,是商品與消費者的一種橋梁,它將食品的外在與內在特點化為一種生動的設計樣式,以期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商品的特定品味和價值的特殊理解,體現了設計者的審美傾向,顯示了設計者在形式處理上的創造性。包裝設計可謂產品包裝給消費者帶來的第一感覺的消化劑,結合商品本身特點打造。包裝設計其實是一項與客戶互動的作業過程。要吸引消費者就要做出具有味覺感的商品!不是美術或圖案的單一設計,而是基于市場營銷、消費心里、材料工藝、立體構成及平面構成于一體的復合學科。做出具有味覺感的商品,需要我們關注市場的變化、零售終端的變化、消費時尚的變化、材料工藝的變化。這些變化給包裝設計帶來的新空間結合品牌文化,把商品的味覺感做出來!
包裝設計在有限畫面內進行,這是空間上的局限性。同時,包裝在銷售中又是在短暫的時間內為購買者認識,這是時間上的局限性。這種時空限制要求包裝設計不能盲目求全,面面俱到,什么都放上去等于什么都沒有。設計,一定要“簡潔而不簡單,單純而不單調”,重點的確定要對商品、消費、銷售三方面的有關資料進行比較和提煉,來提高產品的味覺感與銷量。
大家應該都見過一些日本的包裝,他們的設計一般給人的感覺比較清純,簡潔,運用設計與產品的精華部分加以藝術化的效果,具有時尚性和實用性。他們有一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那就是把東、西方文化融為一體去設計。作為中國的設計也應該具有中國的特色,那就要看我們怎么樣去靈活運用。學習是現在我們必要走的路,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味覺感”的時尚包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