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狀病毒病 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冬、春多發,且只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病狀為仔豬厭食、嘔吐和下痢,發病后應立即停止哺乳,內服葡萄糖鹽水或復方葡萄糖溶液,有較好療效。
三、仔豬黃痢 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初生仔豬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以排黃色稀糞為特征,多發于7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嘔吐。病程較急,發病后來不及治療即死亡。若發現有1只仔豬感染,應立即對全群進行預防性治療,一般內服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調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劑,可迅速控制傳染,效果較好。
四、仔豬白痢 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于10~30日齡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狀稀糞為特征,發病季節不明顯,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時治療易成僵豬。用磺胺脒、土霉素、強力霉素、氟呱酸、痢特靈、白痢散等藥物治療,有良效。
五、仔豬紅痢 又稱豬梭菌性腸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齡內新生仔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1周以上的豬很少發病),偶有嘔吐,排紅色粘糞。一般來不及治療即死亡。預防是控制該病發生的關鍵措施,一方面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衛生,減少感染機會;另一方面,可在仔豬初生3日齡內按每千克體重每次內服青霉素或鏈霉素8萬單位,每天2次,有良好預防效果。
六、豬流感 豬流感多發生于冬、春兩季,早春多發,呈地方性流行。該病發病率高,潛伏期2~7天,病程1周左右。發病初期豬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管理不當,則易發生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等。應鋪墊和勤換干草,并定期用5%的燒堿對豬舍消毒。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一旦降溫,及時采取取暖保溫措施,防止易感豬與已感染的動物接觸。用豬流感佐劑滅活苗對豬連續接種2次,免疫期可達8個月。針對本病,目前無特殊藥物治療,只有采用對癥治療的藥物來減輕病情,通過服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可避免繼發感染。可試用復方嗎啉片或復方金剛烷片及板蘭根沖劑,用量可根據豬的體重和藥品的含量確定。對病重豬可合用青霉素和鏈霉素,另加病毒靈同時肌注,每日2次,連用5天。在飼料中添加0.2%的抗生素和抗菌素,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七、豬春瀉病 豬春瀉病是春季多發病、常見病,主要癥狀表現為腹瀉。此病系多種病因引起,只有正確鑒別才能對癥下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