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最近發布報告稱,全球營養不足人數10年來首次增加,每天有8.15億人食不果腹,到2030年實現“零饑餓”面臨更大挑戰。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大約有5億人營養不良,5歲以下兒童的營養情況尤為嚴重,其中1/4發育遲緩。為此,糧農組織呼吁,需要著眼于改善當前的生產系統和消費模式,必須為改善糧食系統投資,整合知識和資源以應對當前的糧食和營養挑戰。
顯然,不論2030年全球人口增長超過80億還是2050年全球人口達到90億,其中既包括中產階級也包括其他收入不一的人群。以此,多個機構發布有關食品需求的預測報告,有看好植物蛋白的,也有看好動物蛋白的,而雞肉在全球消費的前景亦被看好。但是,由于氣候變化與區域沖突等影響使得世界不同地區民眾的生活存在差異。因此,包括雞肉生產在內的糧食生產不僅要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和營養不足的問題,也要滿足民眾飲食消費對品質的需求。同時,全球億萬民眾有選擇雞肉食品多樣性的權利和需求,而非只選擇來自某一類型肉雞的雞肉食品。今天如此,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也是如此。值得關注的是,歐盟、美國及中國的肉雞育種業界已應此需求展開行動并取得一定實效。
悄然改變
按照歐盟良好農業規范(GAP)要求,在生產周期內,慢生長肉雞遺傳潛力所限制的平均生長速度需等于或小于50克/天;粗略估計,慢生長肉雞品種生長速度比傳統的白羽肉雞慢23%。在國外,特別是在歐盟國家,如在荷蘭、法國、英國等地,慢生長肉雞品種培育體系也比較成熟,其養殖體量逐年增長,此來源的雞肉消費也同步增長。
法國哈伯德育種公司(Hubbard Breeders)的技術經理Claude Toudic曾透露稱,荷蘭的慢生長肉雞養殖已占當地肉雞生產的25%~30%;2016年末,估計慢生產肉雞占荷蘭生鮮雞肉市場份額達到90%;到2020年,荷蘭所有食品雜貨店銷售的雞肉將來自慢生長肉雞。
相比之下,法國和英國的慢生長肉雞的市場份額占比均較低。自2000年以來,法國慢生長肉雞呈現出穩定增長態勢。目前,法國的慢生長肉雞大約占當地肉雞生產總量的15%。英國的慢生長肉雞在2003年約占當地肉雞生產總量的1.5%;到2008年,這一數據在媒體影響下一路飆升超過7%;自2010年以來,增勢趨于穩定,在2015年約占6.5%。
美國的情況與荷蘭、法國及英國有所不同。據美國雞肉委員會(NCC)2017年年初發布的報告稱,在美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沖擊下,當地慢生長肉雞生產受壓。其擔憂之一是,如果僅有1/3的美國肉雞生產作出改變養殖慢生長肉雞,每年生產同樣的雞肉需要多飼養15億只肉雞,需要多消耗1340萬噸飼料,同時還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并消耗更多的水資源。
歐美響應細分市場訴求
即便有爭議,但在多方的訴求下,美國已有數家企業向市場推出慢生長肉雞,亦有大型肉雞公司開始進行慢生長肉雞養殖試驗。
據《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4家肉雞養殖公司——Emmer公司、 Pitman家庭農場、White Oak牧場和 CrystalLake農場已從2017年年初向西自由食品公司(West LibertyFoods)提供慢生長肉雞;與此同時,美國第4大肉雞生產公司——裴頓農場(Perdue Farms)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5月在其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的基地對繁育成功的慢生長肉雞進行養殖試驗。這種新的肉雞名叫紅波羅(Redbro),羽毛呈褐色,與普通的白羽肉雞比較,出欄期將延長25%,腿部較壯而胸部較小;此來源的雞肉吃起來味道更好。
目前,包括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和帕納拉面包等多家商超及食品店需要來自慢生長肉雞且更好吃的雞肉。“不需要放一些腌料在雞肉上面,就可以吃出好味道。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全食超市肉類品管Theo Weening如是說。
目前,裴頓農場是美國唯一一家進行慢生長肉雞養殖試驗的大型肉雞生產商。《紐約時報》報道稱,裴頓農場將在未來一年內完成不同品種慢生長肉雞的養殖試驗,并有望未來幾年在食品雜貨店銷售。而美國其他幾家大型肉雞生產商對此興趣不大,一些育種公司仍然維持以前的品種培育路線,并試圖扭轉目前一些當地生產商、商超餐飲、消費者對慢生長肉雞需求的局勢。但是,也有一些育種公司對慢生長肉雞的培育卻一直沒有停步。2017年7月,安偉捷(Aviagen)育種公司發布消息稱,其培育的兩個慢生長肉雞新品種——Ranger Gold 和Rambler Ranger已獲得荷蘭社會與動物保護組織(DSPA)更美好生活之星(Better Life Star)的認證;此前的2012年,安偉捷育種公司培育的慢生長肉雞Rowan Ranger已通過此認證。“這兩個慢生長肉雞新品種通過認證,對于我們而言是很重要且非常積極的進步,也意味著我們在消費者需求的細分市場將持續增長。”安偉捷育種公司總經理MagnusSwalander如此說道。
中國向肉雞種業發力
在中國,慢生長的黃羽肉雞育種也取得明顯進展,如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文杰主持完成的節糧優質抗病黃羽肉雞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等。但是,國內市場上來自黃羽肉雞的多數雞肉產品讓普通民眾在日常飲食消費選擇上受到極大的價格約束,同時在不少活禽市場因禽流感沖擊關閉后,走生鮮路線的傳統黃羽肉雞在外觀與肉色上不怎么認買。重要的是,中國的黃羽肉種雞并未像法國Sasso育種公司有色肉種雞(與黃羽肉雞品種類似)那樣打入國際市場,白羽肉種雞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在消費者觀念改變且追求更好品質食品的今天,雞肉食品產業鏈利益相關方需要在食品安全底線之上做出提升雞肉品質的改變,這當中育種也不可忽視。基于此,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峪口禽業”)、廣東新廣農牧有限公司(下稱“新廣農”)等家禽育種公司著眼于產業鏈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積極開展小型優質肉雞、節糧型白羽肉雞等新的肉雞品種的培育工作并取得突破。
《國際家禽》雜志從2017中國小優雞高峰論壇了解到 ,峪口禽業培育的WOD168小優雞——小型優質肉雞,正是基于中國消費市場、商超餐飲及養殖端的需求,目前已推向市場并將持續改善。其父系來自篩選最佳的肉種雞,母系來自京系列蛋種雞。目前,小優雞主要有4種,其中WOD168-4 冰鮮型目前培育進展:商品代8~9周齡出欄,重1.0~1.1千克,料肉比2.2~2.3。峪口禽業董事長孫皓表示,小優雞是峪口禽業在優秀素材的應用方面的一大突破,它有三大優勢:肉質優——翅膀率高、腿比率高、皮脂率低,滿足消費者喜好;成本優——制種成本低、飼料轉化率高、出欄日齡早,滿足養殖戶需求;凈化優——標準配套、成活率高、公母分飼,滿足無抗飼養需求。
新廣農牧在2010年前后就著手開展廣明1號節糧型白羽肉雞育種工作,截至目前已經選育了五個世代,取得較好的生產數據。新廣農牧董事長梁尚根表示,生鮮上市是大趨勢,行業企業要跟著趨勢走,新廣農牧打算未來養成本低、好養、肉質不差的肉雞。品種的培育,要看市場的需求。從快大麻雞被817肉雞打敗的事件吸取經驗教訓——“不是產品不好,而是看有沒有人要”。
“肉雞選育中對生長速度和增重的過度追求,會給肉雞生產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如抗病能力下降、肌肉組織發育不良等,最終均會影響到生產效率和雞肉品質。”美國阿肯色州的家禽聯合會首席教授、家禽科學卓越中心營養學家Craig Coon說,“未來,肉雞育種和營養需求研究除了關注生產性能,也需要增加在這些方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