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方式
肉雞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地面厚墊料平養和網上平養兩種。
地面厚墊料平養就是在雞舍地面上鋪設10厘米左右厚的墊料,雛雞從入舍飼養到上市出售一直生活在上面。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飼養方式。墊料要求干燥松軟、吸水性強、不霉變。常用墊料有刨花、鋸末、稻殼及鍘成3-6厘米長的麥秸、稻草和玉米秸等,這幾種墊料宜混合使用。厚墊料平養方式的優點是簡便易行,設備投資少,殘次品率低;缺點是肉雞易感染腸道疾病和球蟲病,會增加藥品的費用。
網上平養就是在離地50-60厘米的高度上架設網架,用2厘米左右粗的圓竹竿或木條平排在網架上制成網床,上面鋪上塑料網或鐵絲網,雞群就生活在網上。用這種方式養雞,雖然設備投資較高,但由于雞糞落在地上,雞群不接觸雞糞,可顯著降低各種疾病的發生,減少醫藥費用,雞舍內環境也容易控制。
飼喂技術
充足的飲水
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雞的飲水量大約是飼料采食量的2-3倍,氣溫愈高,飲水愈多。雛雞入舍后,首先要人工引導雛雞飲用20℃左右、含糖量5%的糖水,雛雞飲水2-3小時后才能開食。一周齡內,雛雞飲用水的溫度應保持在20℃,可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維生素,如速補-14和電解多維等。飲水器要擺放均勻,高度隨雛雞的生長逐漸調整,使飲水器的邊緣與雞背保持相同高度,以防飲水外溢。此外,要保持飲水器清潔,每天清洗和消毒1-2次。
自由采食
肉雞飼養一般分育雛(0-28日齡)和育肥(29日齡至上市)兩個階段。育雛階段飼料一般用粉料或碎粒,育肥階段飼料最好用顆粒料。
肉雞的飼喂方法宜采用自由采食法。雛雞1-3日齡,為讓雞盡快學會采食,每隔2-3小時喂一次料;4-28日齡每隔4小時喂一次料;29日齡后每日加料4次。多次投料可以刺激雞的食欲,增加雞的采食量。每次給料時要控制給料量,使每只雞都能吃飽且有少量余料,給料過多會造成浪費。
肉雞參考采食量(克/只·日))
周齡
1
2
3
4
5
6
7
8
中、快型黃雞
10-15
18-24
25-35
36-48
36-38
50-80
55-90
62-96
優質型黃雞
7-13
14-21
22-27
28-40
33-50
39-56
45-63
55-76
。保啡正g的雛雞用開食盤飼喂,7日齡后逐步改用料桶飼喂,12日齡后完全用料桶飼喂。料桶高度隨雞的生長而調整,保持與雞背同一水平,以免飼料被雞啄出。料桶必須保證夠用,而且要分布均勻。在由小雞料轉換為育肥料時,要用5天左右的時間逐漸更換,不能突然改變。飼養人員應每天準確記錄喂料量。
良好的環境
肉雞1周齡所需溫度為32-34℃,此后每過一周環境溫度可下降3℃,到5周齡后環境溫度以20-21℃為宜,最低不得低于18℃。育雛期,雞舍內溫度每天可上下波動1-2℃,造成適當的溫差,可刺激雞的食欲,提高采食量,促進生長。
育雛第一周,雞舍內濕度保持在56-70%之間,防止雛雞脫水,影響健康和生長;兩周后雞舍內濕度控制在55-60%,通過加強通風、避免飲水器漏水、防止墊料潮濕等措施,保持舍內干燥。
雞舍內的污濁空氣要及時排除,氨氣量不應超過20ppm(以人聞了不感到刺鼻為標準)。通風換氣時應注意保溫,通常1-2周齡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必須防止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3周齡開始要逐漸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5周齡后應以通風為主。
適當的光照
肉雞雛雞對光照敏感,光照不合理會引起生理機能紊亂,不利于生長發育。通常1-3日齡每天給光23小時,黑暗1小時,便于雛雞采食和熟悉環境,以后就可僅用自然光照。如遇采食量少或冬季日照短,可在天黑前開始補光。燈光配置:前期以每平方米5瓦計算,后期每平方米2-3瓦即夠。
疾病防治
肉雞飼養周期短,一旦發生疾病,即使得到控制,到出售前往往也來不及恢復,因此必須立足于衛生防疫,“防重于治”。
實行“全進全出”制
同一棟雞舍或雞場,一次只進同一批雛雞,飼養同一日齡雞,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場,出場后徹底清掃、清洗、消毒,然后將雞舍空閑密閉一周以上,再接養下一批雛雞。由于雞場或雞舍內不存在不同日齡雞群的交叉感染機會,切斷了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可保證雞群安全生產。
徹底消毒
雞舍及舍內設備要經常徹底消毒;人員、車輛進出也應消毒;每周至少帶雞消毒1次。場地及設施消毒藥劑可用0.5%過氧乙酸或百毒殺或2%燒堿等,帶雞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或0.3%毒菌凈等噴霧。
制定免疫程序
1-3日齡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或Ma5疫苗點眼;7日齡用新城疫苗拉蘇打或克。常盎颌蛳档伪腔螯c眼;14日齡用法氏囊苗D-78飲水或滴口;26-28日齡用新城疫苗拉蘇打或克隆-30兩倍劑量飲水;必要時在35日齡用法氏囊D-78再次飲水。
預防性投藥
將抗生素預防劑間斷性加入飲水或飼料中,可預防一些細菌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