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種培育
1.池塘條件 梭魚苗種培育池的面積一般在1~5畝之間,水深1.0~1.5米,底質為泥砂土結構,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以利于進行池塘水體交換。養殖用水要求無污染,水質清澈,pH值7.2~8.5,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2.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魚苗的放苗時間一般在5月上中旬進行。根據進苗時間提前20天進行育苗池清塘消毒,消毒藥物首選為生石灰。采用干法消毒方式,畝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全池均勻潑灑,以殺滅池塘內的敵害生物和病菌。隔7天后排掉池水,然后進水40~50厘米,進水時用60~80目的聚乙烯或尼龍紗絹網過濾。
3.育苗池水質培育 育苗池進水后,馬上進行肥水培育水質工作,可在池邊向陽面放置已經發酵的牛糞和雞糞等有機肥,每畝用量150~200千克,以利水體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如水質較瘦施肥量可適當增加,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水色以綠藍色為好。
4.放養密度
(1)夏花魚種培育:苗種應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并經過淡化后的人工繁殖魚苗,畝放養10萬~15萬尾。經20~30天培育,梭魚夏花魚種達2.5~3厘米時,可進行拉網鍛煉,并及時出池分養進行魚種培育。
(2)魚種培育:將2.5~3厘米規格的夏花魚種按每畝3000~5000尾投放,當年可培育成12厘米左右的魚種。
5.養殖管理
(1)餌料管理: 魚苗培育階段,早期以施肥和潑灑豆漿為主,后期投喂豆餅漿或米糠,日投飼量為體重10%~15%。魚種培育階段,要盡量投足投好飼料,并根據梭魚喜食含硅量和纖維素較高的飼料,如豆餅、麩皮、菜餅、米糠、花生餅或酒糟等進行投喂,日投飼量為體重8%~10%,以后隨著個體的增長,逐步減少。同時要根據天氣變化掌握投喂量,在正常情況下,每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是在8:00~9:00,下午在4:00~5:00,天氣晴好可略多投,陰雨天氣少投,遇到暴雨、雷雨、氣壓低的天氣則不投。
(2)水質管理: 魚苗下池后,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通過施肥、潑灑豆漿和投餌來保持生物餌料豐度,間隔5~7天往池內加注新水一次,每次進水10厘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1米左右。魚種培育期間,池水控制在1.2~1.5米之間,在高溫季節,為防止魚類浮頭及防止水質老化,適時換注新水,每次交換量掌握在池水的10%~15%。
二、成魚養殖
1.池塘條件 梭魚養成池的面積一般在5~20畝,水深1.5~2.0米,魚池應選在水源充足,養殖用水符合漁業用水標準,交通、電力便利的地方。池形以長方形為好,要求光照時間長,底質為泥砂土結構,池底向排水口方向有一定的傾斜度,便于排干池水,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同時每只池根據面積大小配備0.75~1.5千瓦增氧機一臺。
2.清塘消毒與水質培育 魚種放養前20天,池子須徹底清塘消毒(參照苗種培育池的消毒方法),池子經過消毒處理,待藥性消失,然后進滿池水,進水時要用80目的尼龍紗絹或聚乙烯網過濾。然后在池的四角堆放經發酵后的有機肥(可選擇雞糞、豬糞、牛糞等),畝用量100~200千克,滲出的肥水進入池子后可培育水質。施肥根據新建塘和老塘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新建塘因底質清瘦,施肥量適當增加,老塘則相應減少。
3.魚種放養 魚種要求無傷無病、體質健壯、規格整齊。一般常規養殖,畝放規格在12厘米左右的魚種800~1000尾,預計產量在400~500千克。
4.飼養管理
(1)投餌:梭魚系偏植物性的雜食性魚類,飼料廣泛,常采用豆餅、菜餅、米糠、麩皮、酒糟、大小麥、玉米等。投餌率按魚體重的3%~5%計算,以后隨著魚的生長,投餌率適當下調,具體視當天的天氣、水質、魚的活動情況而定。每天投餌次數為2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
(2)水質調節:一是要保持池水水質肥沃活爽,但又不過濃,及時進行水體交換非常重要,可杜絕浮頭現象的發生,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總量的20%~30%,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3)疾病預防:梭魚在養殖密度較低的情況下,病害發生概率較低,常見的疾病有腸炎病、水霉病等,做好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一是放養和捕撈時要小心操作,避免擦傷魚體;
二是要進行水體消毒,定期用二溴海因消毒劑0.2克/立方米濃度進行全池潑灑(據實驗觀察,漂白粉、強氯精等藥物對梭魚的毒性較強,應慎用),以防病害的發生;
三是要定期投喂無公害藥餌,間隔15~20天,用大蒜頭搗碎稀釋后與飼料拌和制成藥餌,添加量為飼料量的3%~10%,連續用3~5天,這樣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