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魚在越冬期存活率低,魚體失重比例高;越冬后魚體虛弱,生長緩慢,且容易發生疾病,是養魚產量低、經濟效益差的重要原因。如何讓魚安全越冬,降低魚體越冬期失重,越冬后如何快速恢復活力、快速生長?這些一直都是困擾養魚戶的難題。解決以上問題,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對策:
適時投喂精飼料 魚的規格越大,體質越健壯,越具有較強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氧能力,在越冬期間死亡率就越低。如魚在越冬前規格不夠理想,應投喂充足的含有豐富脂肪和蛋白質的飼料,使其盡快達到越冬規格要求。如果是因價錢不理想而準備將成魚在春節后出售,同樣應在魚越冬前合理投喂營養豐富的精飼料,以育肥育壯,使其積蓄能量,增強抗寒能力。
適喂油脂類飼料 對于一般的溫水性魚如鯉魚、草魚、鯽魚等,水溫在13℃以下時,氨基酸氧化代謝酶活性顯著下降,魚就會利用脂肪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這就要求飼料中油脂含量要適當增加。冷水性魚對脂肪的需要量大于溫水性魚,在水溫低的地區,魚越冬前配合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可適當降低,但油脂的含量更要得到保證。魚種配合飼料中油脂總量應該保持在5%以上,成魚飼料中油脂含量應保持在4%以上。但在越冬期較長的地區,在越冬停料前一個月應停止動物性油脂的使用。因為動物性油脂溶點較低,在越冬期易出現養殖魚體內油脂硬化的情況,當肝胰臟、腸系膜等處油脂硬化后會影響魚體正常生理機能,甚至引發魚越冬期死亡。因魚對油脂的新鮮度十分敏感,而脂肪易于氧化酸敗,氧化后的油脂,不僅使含脂肪飼料的營養水平下降,而且在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醛、酮等對魚體肝臟有毒害作用,使魚生長速度下降、魚體瘦弱等。膨化大豆、米糠和蠶蛹等質量不穩定的原料在魚越冬停料前應限量使用或不使用。
飼料中添加越冬靈 越冬靈是科研部門的專家針對魚越冬期需要研制出的的功能性預混料,可促進魚營養物質的積累,顯著提高魚體肥滿度,確保越冬期間的營養供給。在越冬前和越冬后一個月在魚全價料中按0.2%~0.3%的比例添加即可。
注意疾病的防治 在越冬前要對準備越冬的商品魚進行疾病檢查,要求魚體質健壯,有活力,無病無傷。如商品魚患病較為嚴重,則不宜進越冬池越冬。如果魚病情較輕,則應先治療,待治愈后再轉入越冬池越冬。魚入池前要先進行魚體消毒,用3%~5%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0~20分鐘,也可在每立方米水中加食鹽、小蘇打各500克配成合劑,用合劑浸洗魚體30分鐘。在越冬期保持池內水質良好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有條件換水的可在越冬前換掉部分老水,沒有條件換新水的可在越冬前用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對水質進行調節,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給魚提供一個良好的越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