楱雞的生態習性
1、集群 趨群性已不甚明顯,冬季常各居一方,單獨采食,很少鳴叫,僅繁殖期才出現公雞為中心的群體,繁殖期過后很少有這種現象。
2、避寒 冬季多棲息在避風向陽處,在最寒冷的季節它們長時間躲在禽舍或木堆下御寒。
3、活動 家養榛雞的取食時間要比野生榛雞少得多,而休息時間則相應增加池。
4、食性 多喂以玉米、小麥以及青菜等,冬季也吃一些樹芽和嫩枝。幼雛、中雛夏秋季喜吃漿果和昆蟲。飼養的榛雞食量較少。
5、繁殖 繁殖時間與野生榛雞基本相同。但自求偶開始,卻形成一公多母(1:3~1:4)的配種群。未見有占區現象,巢和巢之間嚴格的距離限制, 有的相距幾米,還有的兩巢僅相隔10多厘米。人工飼養的榛雞戀巢性較差。 怎樣繁育楱雞 籠養榛雞的繁殖行為
1、發情季節:每年2~3月份進入繁殖期的榛雞,羽毛變得鮮艷有光澤。 公雞喉部黑斑明顯,頸下有半圓形的白色羽環。隨著發情期的進展,公雞眼瞼呈鮮紅色。清晨和傍晚鳴叫頻繁,爭偶加劇,但無交配行為。為了避免公雞因爭偶造成的傷害,應適時把大群飼養的榛雞配對公開。分群時間以3月中上旬較為適宜。
2、求偶;公雞求偶時常站在棲架或地面上,縮頸抬頭鳴叫, 喙指向前上方,發出高而尖的叫
3、應答:公雞向母雞點頭致意并向母雞下蹲,迅速左右擺頭, 母雞也以同樣動作回報公雞并有“接吻”動作。具有這種行為的公母雞,發情基本趨于同步,不久便能完成交配。
4、交配行為:榛雞在白晝的任何時候都可交配。交配季節從4月末開始,5 月初交配活動頻繁,即在開產和產蛋初期較頻繁,以后交配次數減少。交配時公雞常尾隨母雞后面,然后母雞下蹲,公雞從側尾部蹬到母雞背上,尾部連續掃動而完成射精。交配后2~3天便產蛋。 良種初選 榛雞馴化時間較短,種源缺乏,良種選育尚未進入程序化。 但為了盡快提高繁殖性能,應以個體繁殖性狀(產蛋量、蛋重和蛋的受精率、孵化率等)進行優選。只要連續多代進行嚴格選擇,并配以相應措施,可培育出繁殖性能越來越優秀的后代。 榛雞的人工授精 榛雞人工飼養時間不過10年, 為此只能借用電刺激采精儀采取榛雞精液。
1、采精方法:采精前公母榛雞必須分開飼養。電刺激采精時,由3人操作:一人保定;一人撥動電刺激采精儀的電壓開關;一人將極棒插入公雞泄殖腔,并隨時用消過毒的吸管吸取精液。保定時要求用力適度,并剪去泄殖腔周圍的羽毛,以免精液受污染。采精過程約需3分鐘。對收集到的精液進行精液品質檢查。
2、輸精:對母雞輸精時間應選在產蛋后進行。 其方法是將檢查合格的鮮精,輸入到母雞陰道深部1厘米處。輸精后72小時取種蛋。榛雞人工授精是可行的, 但具體技術和環節還待改進。
3、榛雞精液品質:榛雞精液色澤為淡黃色和乳白色,精液量為0.049毫升,精子活力為0.57,精液PH值為7.28,每毫升含精子數1.95×10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