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病是家兔常見多發病,特點為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對養兔業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
球蟲病腹瀉:不同品種和月齡的家兔都易感染球蟲病,斷奶后至3月齡的幼兔感染最為嚴重,死亡率高。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腸型和混合型,以頑固性下痢、污染肛門、死亡快為臨床特點;二是肝型,可使黏膜黃染,腹圍增大,解剖肝部腫大,肝面有大量灰白點,俗稱"花肝"。
預防:幼兔和成年兔分籠飼養,發現病兔立即隔離治療,及時清除糞便,防止兔糞污染草料和飲水,合理安排母兔的繁殖。消除鼠類和蒼蠅,杜絕卵囊的散布。在球蟲病流行的季節,對斷奶后的幼兔,可在飼料中拌入殺球靈、氯苯胍、莫能菌素。
治療:磺胺六甲氧嘧啶或磺胺三甲氧嘧啶,按0.1%混入飼料中,連用3天;氯苯胍每千克體重30mg混入飼料,連用5天,隔3天后再重復一次,也可按0.003%混入飼料,連用2周;呋喃唑酮每千克體重7mg,口服,連用5天。
魏氏梭菌腹瀉:各種品種的兔均可感染發病,以1~3月齡的幼兔較多發生,純種毛兔和獺兔較易感染,冬春季多發。 表征為排水樣稀便,有特殊腥味。出現水瀉時急劇死亡,解剖見小腸充滿氣體,盲腸與結腸脹氣并含有較黑綠色稀薄物質,有腐敗氣味。
預防:平時飼料中含蛋白質不宜過高,保持足夠的粗纖維成分,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接種A型魏氏梭菌滅活苗,每年兩次。
治療:病初用特異性高免血清治療,每千克體重2~3ml,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兩次,連用2~3天;紅霉素,每千克體重20~3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2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
大腸桿菌腹瀉:20日齡到4月齡仔兔易感。外觀為兔腹部明顯腫脹,觸感有氣體和液體,俗稱"脹肚",黃棕色水樣稀糞或黏液污染肛門及后軀肢體,解剖較明顯可見胃膨大,十二指腸充滿氣、液體,糞球細小,外包有粘稠液。
預防:仔兔斷奶后飼料必須逐漸更換,不要突然改變。常發生大腸桿菌病的兔場,可用分離到的大腸桿菌制成氫氧化鋁甲醛苗進行預防注射。
治療:分離大腸桿菌做藥敏實驗以決定用適宜的藥物。可選用的抗生素有鏈霉素、氯霉素、慶大霉素、磺胺脒、復方新諾明、氟哌酸、恩諾沙星、環丙沙星以及青霉素等。
家兔腹瀉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引起兔腹瀉病的病因,既包括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又包括飼養管理方面的因素。微生物致病性作用引起的腹瀉病,有相應疫苗可供預防,如A型魏氏梭菌疫苗、大腸桿菌多價疫苗等。所以,防治兔腹瀉病的根本措施還是提高兔場的飼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