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的品種很多,如尼古拉火雞、貝蒂納火雞、青銅色火雞等。青銅色火雞其特點是適應性強,耐粗飼,適宜放牧,增重快,有較強的耐寒力和抗病力。交配、產蛋、自行孵化能力較強。在我國,最適宜農村散養。其飼養要點如下:
一、育雛
初生雛火雞反應不靈敏、嬌氣、畏寒。料質宜佳,光線宜強,并需要格外小心護理。4周齡以內,在墊草地面上的飼養密度應為20—25只/平方米。1—4日齡最好全日光照。5日齡后可逐步遞減到14小時光照。育雛室溫,一周之內需保持在35℃—37℃之間。之后,每周可下降1℃—2℃,直到脫溫為止。幼稚日糧要求高蛋白、高能量。
育雛期的營養標準:代謝能2680大卡/千克,粗蛋白水平26%。參考配方如下:谷類飼料46%,豆餅38%、麩皮3.3%、魚粉6.4%、槐葉粉3%、骨粉2%、碳酸鈣1%、鹽0.3%,適當添加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雛火雞喜辛辣味,飼料中可適當摻些蔥葉、蒜葉、韭菜等青飼料,以助其消化,增進食欲;同時,對病菌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出殼后第一天的幼雛最好在孵窩中度過。第二天開食。應輔以引逗調教,并給予20℃左右的清潔飲水。第一周每天喂食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4周以后,可改為白天喂食4次,晚上不喂。從育雛開始,可在育雛床(炕)角上放置幾小堆沙粒,任其自由啄食。
二、育成
母火雞8周齡,公火雞10周齡后,開始進入育成期。經過育雛期,火雞的體質及抗病能力已較強,一般的溫差變化對它們已威脅不大。為了滿足其迅速長肉的需要,日糧可多投喂些碳水化合物,以保持高能量。蛋白質水平一般可保持在15%—18%。在飼料中還摻入一些菜類和豆類植物。農戶散養,可以放牧為主。放牧中要防止雞群曝曬和被雨淋澆。收牧后,應補飼一些精飼料,如糠麩、谷粒、切碎的紅薯等。商品火雞飼養到8—9個月,公火雞體重達9千克左右,母火雞體重達5千克左右即可出售。
三、產蛋和孵化階段的飼養
母火雞長到7月齡,公火雞長到9月齡即達性成熟。母火雞從34周齡開始進入第一個產蛋周期。每產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母火雞的抱窩性極強,對產蛋影響很大。為了使其多產蛋,可采取強制醒抱法,如站牢、單獨圈養、裹脅放牧等,由于消除了抱窩的客觀條件,可大大縮短母火雞的醒抱時間。產蛋期間最好投喂全價配合飼料。對公火雞還應給予特殊照顧、飼養,以提高受精率。從第69周齡開始,母火雞陸續進入第二個產蛋周期。之后,產蛋、受精能力顯著下降,應予以淘汰。每個產蛋周期約20—22周。兩個產蛋周期之間有15周左右的換羽期。在孵化期要特別注意保持孵化室的清潔、安寧和濕度。在孵化過程中,還要嚴防鼠害和強烈震動。火雞自然配種,公母比例可按1:4或1:5組合。
四、注意事項
我國農村散養的火雞,多為自養、自繁,近親交配多。因此,在有些地區的品種已顯著退化。避免的辦法是,戶與戶、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用1—2年的公火雞互相串換使用。還可以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進行雜交改良,提純復壯。
火雞有較強的群居性,怕潮濕、溫順、膽小、極易受驚。情況的突然變化和粗暴舉動,都會引起火雞群的騷動、驚恐揚頭、鳴叫不止。在放牧及喂飲時應盡量保持環境的常態,以免影響雞群的采食。
母火雞在抱窩后,體質虛弱,可單獨飼喂幾天,以利體質早日恢復。若放入牧群,易受其它母火雞的追逐、啄咬,放牧人員應予以照顧。
農村散養火雞,雞舍最好建在地勢較高的向陽處,雞舍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食槽飲水用具應定期消毒,墊草要勤換,糞便要及時清除。
火雞常見疾病有雞新城疫、白痢、呼吸道病、軟骨病、消化不良、感冒、禽霍亂、火雞痘、蛔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飼養火雞戶,平時家里應購置一些痢特靈、土霉素、鏈霉素、六神丸等備用。雛火雞7日齡時,應用新城疫ii系疫苗滴鼻。30日齡時,應用新城疫i系疫苗滴鼻或肌肉注射。60日齡時,應進行第三次新城疫i系疫苗肌肉注射,以預防疫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