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形的轉變
喬化蘋果園目前生產中主要以自由紡錘形和改良紡錘形整形為主,在幼樹期及初結果期,為了提高留枝量,增加光合產物積累,留的枝軸較多,每株留枝軸在10個以上;在進入盛果期之后,容易出現郁閉現象,導致樹冠內光照惡化,不利于產量和質量的提高。生產中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優化內膛成花結果能力,實行全方位結果便成為生產中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生產中通過落頭以增加頂部光照;通過疏除樹干上大枝,拉開枝的層間,以增加側光的量;通過鋸除過低大枝提干,以增加反射光的利用率,這樣通過綜合措施的實施,就使蘋果生產中應用的樹形發生了變化,即由紡錘形向開心形轉變。開心形總體枝量少,光能利用充分。在盛果期后,利用開心形有利于豐產、穩產、優質,因而是盛果期果園應用的主要樹形。隨著樹齡的增加,要逐漸減少大枝的量,最終每株保持3~4個大枝軸即可。
2修剪手法由增加枝量變為控制枝量
幼樹期生產中的突出問題是枝量少,因而增加枝量便成為管理的主要任務,在修剪時提倡輕剪多留枝;而在進入盛果期之后突出的問題是田間郁閉,枝量過大,導致通風透光不良,因而減少枝量便成為管理的主要任務,要通過疏枝手法的應用,將667 m2枝量控制在8萬條左右,保證園內有良好的通透性。疏枝時應側重疏除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并生枝、輪生枝、多頭枝、對生枝、病蟲枝及粗度大于母枝1/3的枝。
3葉幕層由厚變薄
在幼樹期,隨著樹冠的形成,葉幕層逐漸加厚,進入盛果期后,由于葉幕層變厚,光照不進去,就會導致樹冠光照惡化,樹冠內膛及下部光照差,成花能力弱,就會變成無效生長區,不利于產量和效益的提升。因而在進入盛果期后,要人為地促使葉幕層變薄,以優化通風透光條件。促進葉幕層變薄的方法主要為疏除中干上的大枝,通過疏大枝,打開層間,變一層葉幕為多層葉幕,增強通風透光性。
4結果枝由老枝向新枝轉變
蘋果樹由幼樹期、初果期樹向盛果期過渡的過程,是結果枝逐漸形成、利用和老化的過程。在進入盛果期后,大量的結果枝老化,結果能力下降,因而在進入盛果期之后,要注意加強結果枝的更新,以保持生長旺盛的壯枝結果。在蘋果樹體中,一般香煙粗到大拇指粗的枝條均具有結果能力,但枝的粗度不同,所結果實品質是有差別的。一般粗壯的枝條中積累的養分多,所結果個大,品質高,而細弱枝很難結大果。因而對于結果多年之后變的細弱枝要及時疏除,在疏除細弱枝之前,要注意在準備所疏枝周圍選留壯枝進行培養,以實現替換更新。一般2~7年生的蘋果枝均有成花結果能力,但枝齡不同的枝,所結果實差異較大,其中2~5年生枝齡的枝所結果實品質最優,5年生以上的枝結果能力就有所下降,7年生以上的枝所結果實品質多不高。因而在進入盛果期之后,每年應分期分批地注意對結果枝進行更新,保持壯枝結果,提高樹體結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