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用傳統技術生產,品質不佳,效益低下,要獲得黃花梨優質高產、高效益,必須實施以下栽培技術:
一、改變傳統整枝修剪辦法,變側主干形改為自然開心形。將梨樹中心領導干去除,只留三大主枝,似桃樹的整枝樹形,實踐證明,通過這一簡單措施,削弱頂端優勢,其骨架枝明顯增粗,比一般生產園增粗3?5公分,且主枝延長枝達2米以上,樹冠擴大,增加第二年結果面積。并加強夏季護理,在5月份及時去除下部的細弱枝、重疊分叉枝、枯枝、上部的直立徒長枝,減少無用枝消耗,從而促進果實膨大。
二、改變傳統的追肥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傳統施肥方法長期不大注意肥料比例,往往以施氮肥為主,表現為新梢旺長,果實養分積累受阻,發育差,果形小。應在果實膨大期控制氮肥,重施磷鉀肥。主要施用臺灣產的春元肥料系列產品,除三要素成分之外,并含有高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利用,10天左右一次,濃度800-1000倍,施用后葉綠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光合效率。
三、改變了農藥使用方法,并在套袋前嚴格控制乳劑農藥使用。以往梨園不大注意幼果期農藥使用方法,只要有防病蟲效果的農藥就施用,還誤認為綠皮果之所以果面發生銹斑,是品種本身特性所致。而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求在農藥使用上十分講究方法和效果,認為綠皮果所發生的果銹,并非品種特性,而是長期使用乳劑造成的藥害,尤其在套袋前不能噴乳劑農藥,而用水劑、粉劑,則可明顯控制果品銹斑發生,對綠皮梨嚴格控制乳劑使用并結合套袋,產出的“翠冠”、“新世紀”梨果品光潔、色澤淺黃,外觀質量明顯提高。
四、改變梨果套袋方法。以往浙江不少果園曾一度套報紙袋,對防病蟲有一定效果,但果實外觀變化不大。不套袋子的果園,梨外觀色差,病蟲果率達15?20%,尤其是輪紋病、吸果夜蛾危害較重。套袋不僅可以防病蟲,提高果實外觀品質,同時可以克服農藥污染,成為無公害綠色水果。采取的方法是在謝花后20天(幼果蠶豆大小時),對農藥敏感的綠皮果(“翠冠”、“新世紀”等)先套白色小袋(長10公分,寬7.5公分),謝花后30天(幼果似乒乓球大小時),在小袋外面再套上雙層果袋,黃色果套雙層果袋或單層果袋,所有紙袋均用牛皮紙制作,韌性強,可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經試驗,在夏季濕潤、高溫持續時間長的浙江地區,應選擇外層、內層白色、中間黑色的三層袋,或外層白色(或褐黃色)、內層黑色的雙層袋較宜。對黃皮果梨用褐黃色單層袋也可取得較好效果。通過上述方法套袋,綠皮果面呈黃色或淺綠色,潔凈美觀,成為市場搶手貨,可與日本水晶梨相媲美,黃花梨果面呈淺黃色,無銹斑,無病蟲危害,果重達到300克以上。
五、改變地面除草習慣。除草要因地制宜,因時而定,抓兩頭放中間,即在梨園生長前期和采收后進行除草,而在采前一個月,正值果實膨大高峰期,又遇高溫酷暑季節不宜除草,可起到保水、保肥、降溫的作用。
六、改變傳統早采習慣,做到適時采收。我地果農在黃花梨6成熟時就采收,由于成熟度不夠,果實風味差,又由于大批上市,每公斤僅1、6-2元,造成經濟收入減少,應堅持完熟時采收,比以前推遲20天左右,據測算,采前半個月每天果實可增重5-10克,黃花梨在8成熟時采收,味甜、汁多、肉質細脆,成為上市佳品,糖度增加2-3度。
一、改變傳統整枝修剪辦法,變側主干形改為自然開心形。將梨樹中心領導干去除,只留三大主枝,似桃樹的整枝樹形,實踐證明,通過這一簡單措施,削弱頂端優勢,其骨架枝明顯增粗,比一般生產園增粗3?5公分,且主枝延長枝達2米以上,樹冠擴大,增加第二年結果面積。并加強夏季護理,在5月份及時去除下部的細弱枝、重疊分叉枝、枯枝、上部的直立徒長枝,減少無用枝消耗,從而促進果實膨大。
二、改變傳統的追肥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傳統施肥方法長期不大注意肥料比例,往往以施氮肥為主,表現為新梢旺長,果實養分積累受阻,發育差,果形小。應在果實膨大期控制氮肥,重施磷鉀肥。主要施用臺灣產的春元肥料系列產品,除三要素成分之外,并含有高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利用,10天左右一次,濃度800-1000倍,施用后葉綠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光合效率。
三、改變了農藥使用方法,并在套袋前嚴格控制乳劑農藥使用。以往梨園不大注意幼果期農藥使用方法,只要有防病蟲效果的農藥就施用,還誤認為綠皮果之所以果面發生銹斑,是品種本身特性所致。而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求在農藥使用上十分講究方法和效果,認為綠皮果所發生的果銹,并非品種特性,而是長期使用乳劑造成的藥害,尤其在套袋前不能噴乳劑農藥,而用水劑、粉劑,則可明顯控制果品銹斑發生,對綠皮梨嚴格控制乳劑使用并結合套袋,產出的“翠冠”、“新世紀”梨果品光潔、色澤淺黃,外觀質量明顯提高。
四、改變梨果套袋方法。以往浙江不少果園曾一度套報紙袋,對防病蟲有一定效果,但果實外觀變化不大。不套袋子的果園,梨外觀色差,病蟲果率達15?20%,尤其是輪紋病、吸果夜蛾危害較重。套袋不僅可以防病蟲,提高果實外觀品質,同時可以克服農藥污染,成為無公害綠色水果。采取的方法是在謝花后20天(幼果蠶豆大小時),對農藥敏感的綠皮果(“翠冠”、“新世紀”等)先套白色小袋(長10公分,寬7.5公分),謝花后30天(幼果似乒乓球大小時),在小袋外面再套上雙層果袋,黃色果套雙層果袋或單層果袋,所有紙袋均用牛皮紙制作,韌性強,可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經試驗,在夏季濕潤、高溫持續時間長的浙江地區,應選擇外層、內層白色、中間黑色的三層袋,或外層白色(或褐黃色)、內層黑色的雙層袋較宜。對黃皮果梨用褐黃色單層袋也可取得較好效果。通過上述方法套袋,綠皮果面呈黃色或淺綠色,潔凈美觀,成為市場搶手貨,可與日本水晶梨相媲美,黃花梨果面呈淺黃色,無銹斑,無病蟲危害,果重達到300克以上。
五、改變地面除草習慣。除草要因地制宜,因時而定,抓兩頭放中間,即在梨園生長前期和采收后進行除草,而在采前一個月,正值果實膨大高峰期,又遇高溫酷暑季節不宜除草,可起到保水、保肥、降溫的作用。
六、改變傳統早采習慣,做到適時采收。我地果農在黃花梨6成熟時就采收,由于成熟度不夠,果實風味差,又由于大批上市,每公斤僅1、6-2元,造成經濟收入減少,應堅持完熟時采收,比以前推遲20天左右,據測算,采前半個月每天果實可增重5-10克,黃花梨在8成熟時采收,味甜、汁多、肉質細脆,成為上市佳品,糖度增加2-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