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蝦連作是利用冬閑田種植一季稻再養殖一季小龍蝦,提高稻田利用率。可使種養效益成倍增長。稻蝦連作養殖適宜于農村千家萬戶開展,投入少,效益好。每畝稻田可產小龍蝦40-50公斤,水稻產量不受影響,每畝增加收入500-1000元。
該技術要點如下:
一、冬閑稻田養蝦前的準備
1、田塊選擇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優良、壤質土田塊,面積30至50畝,或更大一些,面積大,主要是便于集中管理和節約勞動力成本,宜選擇“三低三沿”(低產、低效、低洼、沿河、沿庫、沿湖)地區冬閑稻田。
2、稻田改造和建設用于養蝦稻田四周的田埂應加寬加高加固,做到田中可保水60厘米以上,結合加固田埂,使田塊四周開成環溝,溝寬1.5至2米,深0.6米。面積較大的田,中間應每隔30米左右開挖條狀蝦溝,溝寬1米,深50至60厘米(溝的布局以不影響機器耕作和收割為準)。
3、徹底清除敵害,投放水草。蝦種(親蝦或稱母蝦)投放前10至15天,排干田水,每畝蝦溝面積用生石灰75公斤消毒,殺滅黑魚、黃鱔等害魚及小雜魚。消毒7天后,可在溝內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伊樂藻等,栽植面積占蝦溝20%左右。
二、種蝦放養
1、種蝦放養時間:當稻谷收割后(將稻稈留在田塊中),田塊清理好后即可進水放種蝦。投放時間一般為8月中下旬。
2、蝦種放養密度及投放方法:投放每只25克左右的親蝦5至15公斤/畝,雄雌比例約1∶2 (秋季自然水域中雄雌比例約為40∶60)。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冬閑稻田養殖克氏螯蝦,在越冬前的這一段時間,一般不需投餌(高密度暫養時應適當投喂)。但在越冬后,應強化管理。 3月10日到5月底,這兩個多月應強化喂養,投喂量根據田中龍蝦多少決定,當有龍蝦達到15至20克時應停止施肥,加大飼料投喂量,以龍蝦能吃完為度。飼料可以選擇米糠、小麥、玉米、菜餅、大豆粕、螺蚌肉等未加工的天然飼料為主,還應補充大量水草或優質牧草等青飼料,以降低成本。
2、水位控制:龍蝦掘洞越冬前(即9至11月),稻田水位應控制在40厘米左右,以田間溝邊埂露出水面為準;當溫度達到15℃以下時,水位應逐步降低至10至20厘米,整個越冬期不得加深水位或干涸。越冬以后,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進入4月中旬以后將水位逐漸提高至50至60厘米。
四、成蝦捕撈
冬閑稻田養殖龍蝦,起捕時間應集中在4月10日至5月30日。一般采用蝦籠進行誘捕,回捕率可達80%以上。采取捕大(30克以上)留小的方式。同時將已成熟的小蝦 (體色深紅)一起捕撈銷售。至耕種前一周時,開始排放池水,直至可耕種為止,捕撈可結束,轉入水稻種植。
魏澤能提醒讀者注意,良種是龍蝦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龍蝦養殖生產科技水平的重要體現。加大龍蝦苗種規模化繁育和良種培育力度,確保種苗供求適應龍蝦快速發展的需要。推廣就地保種、就地繁育、就地養殖的“三就”模式。稻谷收割后,應嚴禁鴨進入稻田。
力爭早投種。當稻谷成熟收割后,應及時淺灌水,及時投放,確保親蝦在田中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配、掘洞、抱卵,最早可在8月初開始投放。如果是第一年養蝦的稻田,由于稻田改造建設需要時間,投放時間可能延遲,可先行購進親蝦放入溝中暫養,水稻收割后再往田中注水,散開親蝦。投放種蝦不宜過于集中,應在稻田內多點或均勻投放。
該技術要點如下:
一、冬閑稻田養蝦前的準備
1、田塊選擇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優良、壤質土田塊,面積30至50畝,或更大一些,面積大,主要是便于集中管理和節約勞動力成本,宜選擇“三低三沿”(低產、低效、低洼、沿河、沿庫、沿湖)地區冬閑稻田。
2、稻田改造和建設用于養蝦稻田四周的田埂應加寬加高加固,做到田中可保水60厘米以上,結合加固田埂,使田塊四周開成環溝,溝寬1.5至2米,深0.6米。面積較大的田,中間應每隔30米左右開挖條狀蝦溝,溝寬1米,深50至60厘米(溝的布局以不影響機器耕作和收割為準)。
3、徹底清除敵害,投放水草。蝦種(親蝦或稱母蝦)投放前10至15天,排干田水,每畝蝦溝面積用生石灰75公斤消毒,殺滅黑魚、黃鱔等害魚及小雜魚。消毒7天后,可在溝內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伊樂藻等,栽植面積占蝦溝20%左右。
二、種蝦放養
1、種蝦放養時間:當稻谷收割后(將稻稈留在田塊中),田塊清理好后即可進水放種蝦。投放時間一般為8月中下旬。
2、蝦種放養密度及投放方法:投放每只25克左右的親蝦5至15公斤/畝,雄雌比例約1∶2 (秋季自然水域中雄雌比例約為40∶60)。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冬閑稻田養殖克氏螯蝦,在越冬前的這一段時間,一般不需投餌(高密度暫養時應適當投喂)。但在越冬后,應強化管理。 3月10日到5月底,這兩個多月應強化喂養,投喂量根據田中龍蝦多少決定,當有龍蝦達到15至20克時應停止施肥,加大飼料投喂量,以龍蝦能吃完為度。飼料可以選擇米糠、小麥、玉米、菜餅、大豆粕、螺蚌肉等未加工的天然飼料為主,還應補充大量水草或優質牧草等青飼料,以降低成本。
2、水位控制:龍蝦掘洞越冬前(即9至11月),稻田水位應控制在40厘米左右,以田間溝邊埂露出水面為準;當溫度達到15℃以下時,水位應逐步降低至10至20厘米,整個越冬期不得加深水位或干涸。越冬以后,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進入4月中旬以后將水位逐漸提高至50至60厘米。
四、成蝦捕撈
冬閑稻田養殖龍蝦,起捕時間應集中在4月10日至5月30日。一般采用蝦籠進行誘捕,回捕率可達80%以上。采取捕大(30克以上)留小的方式。同時將已成熟的小蝦 (體色深紅)一起捕撈銷售。至耕種前一周時,開始排放池水,直至可耕種為止,捕撈可結束,轉入水稻種植。
魏澤能提醒讀者注意,良種是龍蝦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龍蝦養殖生產科技水平的重要體現。加大龍蝦苗種規模化繁育和良種培育力度,確保種苗供求適應龍蝦快速發展的需要。推廣就地保種、就地繁育、就地養殖的“三就”模式。稻谷收割后,應嚴禁鴨進入稻田。
力爭早投種。當稻谷成熟收割后,應及時淺灌水,及時投放,確保親蝦在田中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配、掘洞、抱卵,最早可在8月初開始投放。如果是第一年養蝦的稻田,由于稻田改造建設需要時間,投放時間可能延遲,可先行購進親蝦放入溝中暫養,水稻收割后再往田中注水,散開親蝦。投放種蝦不宜過于集中,應在稻田內多點或均勻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