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玉米種子具有:種胚大、營養豐富、含親水膠體多、細胞組織疏松、種胚的脂肪含量高、種胚的成熟不一致、種胚對低溫的耐性差等貯藏特性,所以在貯藏過程中容易吸濕,呼吸強度增大而發熱霉爛,容易受倉蟲、倉鼠的危害,脂肪易酸敗產生有抵制作用的物質,低溫下易受凍害等。
玉米種子在貯藏中由于技術的不當,輕者會使種子活力下降,重的會喪失種子活力失去種用價值,給生產帶來影響,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實踐證明,玉米種子的安全貯藏很重要,但也很難。我縣每年在供種結束后,總有一批數量可觀的玉米種子不僅要經過當年高強溫多雨的夏秋和寒冷,而且還要經過第二年低溫的春季等十個多月的貯藏后才能投入再產。那么,在這樣長的時間和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下,采取什么貯藏技術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種子活力和種用價值呢?現分述如下。
一、當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上旬,供種工作結束,大氣溫度日漸回升,空氣干燥流通,這段時間內要做如下工作:
1、對計劃進行隔年貯藏的種子徹底進行一次水分、發芽勢、發芽率的測定,并記入品種檔案,做為分類管理的依據。
2、采取開啟門窗通風、倒垛、晾曬、精選等方法把種子水分降下來并保持在13%以下,防止種子吸濕、發熱、霉爛。
3、結合清庫,對種子和衛生進行一次徹底清理,做到分品種(品系)碼垛,垛的高度一般為6-8袋高(以不超過窗戶的高度為宜),垛底要有15-20厘米高的墊枕物(最好是木質的),垛與垛、垛與墻之間留出0.5米寬通風、檢查道,袋袋間不留距離,袋內外要有標簽,垛上要有卡片。
4、對經過清理的種子和倉庫先用呋喃丹藥物在倉門和通風口前灑-防蟲、鼠進入線,再用80%的敵敵畏乳油100倍液灑在倉庫內的墻壁上熏蒸,最后在庫內靠墻角處放青餌、投捕具以及在倉門上裝上高50-70厘米的防鼠檔板,可徹底消滅鼠和蟲的發生和危害。
二、當年的7月中旬至9月底,為我縣高溫、多雨的夏秋季。大氣的溫、濕度一般都比倉庫內高的多,為減少因庫內外溫、濕度的對流使庫內溫、濕度和種子溫度、水分增高,必須采取以封閉倉庫門窗為主的貯藏技術,還要每月進行1-2次的種子水分、溫度、發芽勢和發芽率的測定,并注意觀察局部種垛的結露、吸濕、發熱和種子腐敗現象,如有發生要及時采取就地翻、倒垛、降低垛的高度等通風降溫降濕措施。確需開門、窗通風時。要選擇當地1天內外界的溫、濕度均低于倉庫的時間進行。
三、當年的10月份至第2年的3月中旬,大氣的濕度較低,溫度逐漸降低。這段時間內,應突出種子降水,減少凍害。據資料介紹,禾谷類作物種子的水分在4%-6%時可耐-196℃的低溫,水分為14%,能耐-20℃的低溫,如水分增高到17%時,只能耐-5℃至8℃的低溫。所以要在當年的12月份前抓緊通風、晾曬、倒垛等使種子水分保持13%以下,當到第2年的1-3月中旬,外界氣溫低而變化復雜,一般的氣溫都在-20℃左右,此時應取密閉門窗的貯藏方法,盡量減少低溫對種子危害。同時要注意觀察種垛的后部返潮、發熱現象發生。
四、第2年的3月下旬至5月的中旬,是新的供種期,要提早進行一次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的測定。重點做好在供種期內的防雜保純工作。做到出庫的種子應有質量檢驗合格證、檢疫證,有標牌,有品種和栽培技術說明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