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參又名沙參,主產于北方各地,為國內珍貴中藥品種。
一、植物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主根較長,圓柱形。莖部分露于地面,基生葉卵形或三角狀卵形,三出式羽狀分裂或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莖上部葉卵形,邊緣具三角狀圓鋸齒。復傘形花序,生于枝頂,花小數多,白色。雙懸果近圓球形,花期5月,果期7月或以上。
二、生長習性。原野生于沙地,抗旱力較強。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怕高溫,忌連作飛不宜同塊地連作)。黏土和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
三、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種子有胚后熟休眠,經0~5℃低溫處理數十天,發芽率達97%以上。播種前每667平方米施廄肥或堆肥25擔,深翻30~40厘米,整地作畦。
1.秋播:用當年采收的種子,播前提前20多天將種子濕潤,至種仁發軟。按行距20厘米開溝,深1.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蓋嚴,稍加鎮壓,澆水。純沙地播種時,為防止地表沙土移動,撒蓋小土塊1層,翌春出苗前將未碎的土塊打碎,以免妨礙幼苗出土。
2.春播:新收種子于11月中旬沙藏處理,即選背陽處,挖30~40厘米深的坑(長、寬依種子量而定),將1份經濕潤的種子與3份稍濕潤的細沙混勻,放入坑內,上蓋稻草或草簾,覆一層土。翌年種子將要發芽時播種。如春播干種子,要多浸潤20多天。每667平方米播種量6公斤。
3.留種:選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建立留種田,施足基肥,加入過磷酸鈣。選擇健壯的1年生參根作種。9月份按行株距30厘米×15厘米種植。翌年春出苗后,加強田間管理,花前多追施氮、磷肥,促使籽粒飽滿。7月中旬果實呈黃褐色時種子成熟。
四、栽培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保墑,以利蹲苗。因北沙參是密植作物,隨著幼苗長高,行距小,莖易斷,不宜用鋤中耕,可用鐵耙松土或拔草。
2.間苗:小苗5厘米高時間苗,株距3~5厘米。過稀根易分杈,過密苗木生長弱,易罹病害。
3.追肥:苗高10厘米時追施1次清淡人畜糞水。7月初以施磷、鉀肥為主,促使根的生長。施肥后澆1次水。
五、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根結線蟲病:線蟲吸取汁液形成根瘤,使苗發黃,影響生長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選擇無病株留種;在整地時每667平方米放生石灰50公斤,殺死幼蟲和卵;發現病殘枝、葉,及時清除燒毀。北沙參病毒病:感病植株的葉皺縮、扭曲,生長遲緩,矮而畸形。防治方法:選無病株留種;防治蟲害。
六、采收加工。種植當年,葉子枯黃時刨收。去掉莖葉,洗凈泥土。將參根按粗細分級,選晴天上午加工,以參尾對齊捆成小把,先將尾部放入沸水鍋內轉3圈,再放入鍋內燙煮。直至參根中部能捏去皮時,立即撈出,放入冷水中,剝去外皮,曬干即可。每667平方米可產干貨380公斤,栽培管理得當可達500公斤。 北沙參易種植加工,是中藥成品及制藥工業緊缺的材料,市場售價約18元/公斤,可作為農村調整種植結構的致富新路子。但切忌盲目引種。必須在銷售渠道暢通且有保障的情況下,在中藥專家的指導下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