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是作物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植物體的正常含錳量一般為20-100毫克/公斤,因作物種類和生長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缺錳會造成植物生長受阻,甚至停止生長,這是因為錳與植物光合作用關系極為密切,并影響生長素的代謝,對錳肥有良好反應的農作物很多。
一般作物缺錳癥狀表現為新生葉片脈間失綠黃化,嚴重時褪綠部分呈黃褐色或赤褐色斑點,逐漸增多擴大并散布于整個葉片。有時葉片發皺、卷曲甚至凋萎。大小麥缺錳早期出現灰白色浸潤狀斑點,新葉葉片脈間褪綠黃化,葉脈仍保持綠色,隨后黃化部分逐漸變褐壞死,形成與葉脈平行的長短不一的線狀褐色斑點,葉片變薄、柔軟萎蔫,即褐線萎黃病。雙子葉植物如棉花、油菜缺錳,幼葉首先失綠,葉脈間呈灰黃或灰紅色,顯示出明顯的網狀脈紋,有時葉片還出現淡紫色或淺棕色斑點。豆類作物如菜豆、蠶豆和豌豆缺錳,常出現種子小而開裂、畸形,并有褐色斑點,即濕斑病。種子出苗后子葉中心組織及幼莖、幼根變褐。甜菜缺錳,生育初期表現為葉片直立,葉片呈三角形,脈間有黃化斑點,稱為黃斑病。繼而黃褐色斑點壞死,逐漸遍及全葉,葉緣向上卷縮,嚴重壞死部分脫落穿孔。馬鈴薯缺錳,葉脈間失綠因品種不同可呈現淺綠色、黃色和紅色,嚴重時脈間全部變為白色。柑橘類缺錳,幼葉為淡綠色并呈現細小網紋,隨葉片老化而網紋變為深綠色,而脈間為淺綠色,在主脈及側脈附近出現不規則的深色條帶,嚴重時,葉脈間呈現許多不透明的白色斑點,使葉片呈灰色或灰白色,繼而部分病斑枯死,大部分細小枝條死亡。蘋果缺錳,葉脈間失綠變淺綠色,兼有斑點,從葉緣向中脈發展。嚴重時,脈間變褐色壞死,葉片全部為黃色,失綠遍及全樹。
常用的錳肥有硫酸錳、氯化錳和硝酸錳等,生產上常用的是水溶性的硫酸錳,可用作基肥、浸種、拌種及追肥。由于作物缺錳主要發生在生育早期而影響生長,故錳肥最好在作物生長前期施用。施用硫酸錳做基肥時最好與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以防錳肥在土壤中被固定而失去肥效。由于錳容易氧化等造成利用率下降,生產中最好選用螯合態錳肥進行葉面施肥,提高錳肥的施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