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鈴脫落是棉花生長過程中的一種生活習性,一般棉田脫落率在50-70%,是奪取棉花高產、穩產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大量的科學試驗表明,它受自然界光熱水氣肥的影響,在年度間脫落率的高低有很大差異。因此,科學調控棉田的光熱水氣肥狀況,能夠有效地減少棉花蕾鈴脫落,達到棉花高產穩產的目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合理密植,優化群體結構
合理密植,可以創造一個合理的棉花群體結構,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熱水氣肥資源,促使棉花健壯生長,多結鈴,結大鈴。密度過大易造成田間郁閉,中下部果枝得不到充足的光照,有機物質合成受阻,棉株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比例失調,易引起蕾鈴大量脫落,造成嚴重減產;而密度過小,則群體生產能力下降,造成光熱資源浪費,也達不到高產穩產的目的。因此,在棉花栽培上,一定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條件、土壤肥力狀況及品種的特征特性,合理密植,以獲得田間最高畝產鈴數。在黃河流域棉區,麥套棉原則上旱薄地宜密,每畝3000-3500株:高肥水地宜稀,每畝2500-3000株;按播種時間早晚分:夏播棉宜密,春播棉宜稀;按株型分:緊湊型棉花宜密,松散型宜稀;總之,要嚴格按照不同品種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說明種植,確保棉田得到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蕾鈴脫落。
二、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
棉花進入蕾期,需肥量逐漸增多,花鈴期是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所以施好花鈴肥是奪取棉花高產的關鍵。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花鈴肥應分兩次追施,第一次在初花期,畝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在盛花期,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注意配合磷鉀肥一同追施,也可單獨追施棉花專用肥,滿足棉株對各種營養的需求,減少蕾鈴脫落。打頂前普施蓋頂肥,主要是防止棉花早衰,增秋桃蓋頂,一般畝施尿素6公斤左右,如果棉花生長后期有脫肥早衰現象,還可進行根外追肥。
三、適時打頂摘邊心抹贅芽
適時打頂、摘邊心、抹贅芽能有效防止無效果枝與花蕾的滋生,調節棉株內部物質分配,減少蕾鈴脫落。黃河流域棉區,打頂宜在7月20日前后進行,先打高后打低,分兩批打完。摘邊心宜在8月15日后進行。打頂后要及時抹去贅芽,摘除棉株下部發黃老葉,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使養分集中供應蕾鈴生長。
四、科學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根據棉花的生長狀況,科學地實施化控,正確地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關系,是確保棉株健壯生長,實現多結鈴、成大鈴,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實施化控必須做到看天、看地、看苗科學運用,即蕾期宜輕,花期宜重,控制株型宜輕,防止瘋長宜重,天氣偏干宜輕,陰雨足墑宜重,掌握好多次少量的化控原則。在棉花整個生育期內一般進行四次化控為宜,現蕾期每畝用縮節銨1.5克防止瘋長;初花期每畝用縮節銨2克防旺促轉化;盛花期每畝用縮節銨2-3克抑制中部節間伸長;打頂后5-7天畝用縮節銨3克封頂封邊心,促進光合產物向生殖器官運輸,可有效地防止棉株旺長,塑造理想株型,培育高光效群體,減少蕾鈴脫落。
五、及時防旱排澇
棉花屬于直根系作物,正常天氣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澆水,但如遇伏旱,中午出現葉片萎蔫現象時,應及時澆水,確保棉株正常生長。花鈴期是棉花的需水高峰期,也正好進入夏季的雨季,降水多,溫度高,濕度大,也是棉花蕾鈴脫落最嚴重的時期。因此,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挖溝排水,防止蕾鈴脫落。
六、及時防治病蟲害
棉花進入花鈴期以后,正是各種病害、蟲害的混合危害期,必須加強監測,及時防治,減輕危害,減少蕾鈴脫落。同時注意,噴藥時要選擇下午進行,防止在上午授粉成鈴高峰期因遇藥水,造成花粉粒破裂敗育而影響正常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