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的土壤管理是實現優質高產的重要技術措施之—。其目的主要是控制雜草,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進有益微生物增殖,為茶樹良好的生長發育創造一個十分有利的地下環境。
1.常規成年茶園的土壤耕鋤
(1)耕鋤的時期與深度。 成年茶園耕鋤的時間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水平的不同差異較大,但均可分為春夏季的淺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①春季耕鋤。時間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區(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此次淺耕一般是結合施春肥進行,耕深7~10厘米。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溫,補給營養,促進春茶萌發生長。②夏季耕鋤。一輪茶結束(約在5月中下旬)結合追施夏肥進行,耕深10~15厘米。茶園經過春季的采摘和其他農事活動,土壤表層已被人的多次踐踏而板結,妨礙了空氣的流通和雨水的滲透,而這時又是雜草生長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鋤極為重要。③伏耕。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當第二輪茶結束時配合施秋肥進行,耕深10~15厘米。這時氣溫高,光照強,還往往伴隨干旱,適時耕作對徹底殺滅雜草,促進土壤硝化細菌活動,加速有機物質分解具有顯著作用。④秋耕。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當地上部停止生長時結合施冬肥進行,耕深15~20厘米。這次耕翻不僅可以將雜草隨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機營養,促進根系生長,同時還加速土壤的自然風化,使肥分釋放,土壤結構改良,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質基礎。成年老茶園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但對根系密布行間,尚在壯年期的茶園,則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損傷根系,影響樹勢發育和下年春茶產量。
(2)耕鋤方法和工具。 耕鋤方法合理與否對茶樹生長和水土保持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勞動工效也有很大影響。在鋤草時靠近茶樹下的地面應淺削,盡量減少對茶根的損傷,密集于叢腳的“夾窩草”宜用手連根拔除。除去的雜草應積于行間,借助晴天的烈日曬死或運出園外,制作堆肥。鋤草方法與水土保持關系很大,在坡地茶園,如順坡耕鋤草,將擴大表土溝蝕,引起沖刷,故應沿等高線(或梯面)進行。第一次耕鋤與第二次耕鋤的方向應交換調節,以避免表土移位搬家。耕鋤的時間宜選擇晴天或雨天后土壤稍干時進行,土壤過濕易粘結成塊不易耕作,同時因破壞了土壤結構會造成土壤更為板結。梯式茶園在耕作時還要進行梯壁管理。對梯壁不宜用鋤頭去挖,而需用刀割,使草根深扎土中保護梯坎。鋤草工具,一般使用板鋤,褲刀,深耕則使用扁嘴鋤、釘齒耙等。注意千萬不能用牛犁,因犁會造成茶根的嚴重損傷,使次年大減產,如果年年用牛犁則會造成茶樹生長不良提早衰退。 為了節省用工,保持土壤的良好結構,當前茶園除草最好宜選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只有當地面板結時才輔以耕鋤,但為了結合施肥,耕作仍不可全免。
2.密植免耕茶園的土壤管理
密植茶園經過2~3年的精心培育,即可形成寬闊的茶蓬覆蓋整個地面,此時由于地面蔭蔽,雜草已失去生存條件;茂密的枝葉阻止了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打擊,水分被土壤緩慢吸收,地下龐大的根群已布滿整個土壤表層,地面又加上一層枯枝落葉保護土壤水熱穩定,土壤有機質迅速提高,茶樹進入旺盛生長時期。此時,免耕條件具備,即應停止耕鋤,這對促進土壤良好結構的進一步形成,提高茶葉品質、產量都有良好作用。研究表明,茶樹生長的好壞與主根長短關系不大,而與側根細根的數量和旺盛與否關系最為密切,耕作動土必然損傷大量根系,破壞地上、地下部的生理平衡,從而導致減產。貴州省茶葉科學研究所試驗,在密植茶園中耕鋤草,一次每667平方米即損失細根達5千克(鮮重)之多,而茶葉產量則隨耕作次數的增加而減少,連續5年對比,耕作區總產量比免耕區減產16.6%。密植茶園郁閉后實行免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一定年限后可結合樹冠更新改造,同時對土壤進行深耕和補施有機肥,使土壤得到周期性調節。
1.常規成年茶園的土壤耕鋤
(1)耕鋤的時期與深度。 成年茶園耕鋤的時間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水平的不同差異較大,但均可分為春夏季的淺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①春季耕鋤。時間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區(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此次淺耕一般是結合施春肥進行,耕深7~10厘米。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溫,補給營養,促進春茶萌發生長。②夏季耕鋤。一輪茶結束(約在5月中下旬)結合追施夏肥進行,耕深10~15厘米。茶園經過春季的采摘和其他農事活動,土壤表層已被人的多次踐踏而板結,妨礙了空氣的流通和雨水的滲透,而這時又是雜草生長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鋤極為重要。③伏耕。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當第二輪茶結束時配合施秋肥進行,耕深10~15厘米。這時氣溫高,光照強,還往往伴隨干旱,適時耕作對徹底殺滅雜草,促進土壤硝化細菌活動,加速有機物質分解具有顯著作用。④秋耕。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當地上部停止生長時結合施冬肥進行,耕深15~20厘米。這次耕翻不僅可以將雜草隨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機營養,促進根系生長,同時還加速土壤的自然風化,使肥分釋放,土壤結構改良,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質基礎。成年老茶園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但對根系密布行間,尚在壯年期的茶園,則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損傷根系,影響樹勢發育和下年春茶產量。
(2)耕鋤方法和工具。 耕鋤方法合理與否對茶樹生長和水土保持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勞動工效也有很大影響。在鋤草時靠近茶樹下的地面應淺削,盡量減少對茶根的損傷,密集于叢腳的“夾窩草”宜用手連根拔除。除去的雜草應積于行間,借助晴天的烈日曬死或運出園外,制作堆肥。鋤草方法與水土保持關系很大,在坡地茶園,如順坡耕鋤草,將擴大表土溝蝕,引起沖刷,故應沿等高線(或梯面)進行。第一次耕鋤與第二次耕鋤的方向應交換調節,以避免表土移位搬家。耕鋤的時間宜選擇晴天或雨天后土壤稍干時進行,土壤過濕易粘結成塊不易耕作,同時因破壞了土壤結構會造成土壤更為板結。梯式茶園在耕作時還要進行梯壁管理。對梯壁不宜用鋤頭去挖,而需用刀割,使草根深扎土中保護梯坎。鋤草工具,一般使用板鋤,褲刀,深耕則使用扁嘴鋤、釘齒耙等。注意千萬不能用牛犁,因犁會造成茶根的嚴重損傷,使次年大減產,如果年年用牛犁則會造成茶樹生長不良提早衰退。 為了節省用工,保持土壤的良好結構,當前茶園除草最好宜選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只有當地面板結時才輔以耕鋤,但為了結合施肥,耕作仍不可全免。
2.密植免耕茶園的土壤管理
密植茶園經過2~3年的精心培育,即可形成寬闊的茶蓬覆蓋整個地面,此時由于地面蔭蔽,雜草已失去生存條件;茂密的枝葉阻止了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打擊,水分被土壤緩慢吸收,地下龐大的根群已布滿整個土壤表層,地面又加上一層枯枝落葉保護土壤水熱穩定,土壤有機質迅速提高,茶樹進入旺盛生長時期。此時,免耕條件具備,即應停止耕鋤,這對促進土壤良好結構的進一步形成,提高茶葉品質、產量都有良好作用。研究表明,茶樹生長的好壞與主根長短關系不大,而與側根細根的數量和旺盛與否關系最為密切,耕作動土必然損傷大量根系,破壞地上、地下部的生理平衡,從而導致減產。貴州省茶葉科學研究所試驗,在密植茶園中耕鋤草,一次每667平方米即損失細根達5千克(鮮重)之多,而茶葉產量則隨耕作次數的增加而減少,連續5年對比,耕作區總產量比免耕區減產16.6%。密植茶園郁閉后實行免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一定年限后可結合樹冠更新改造,同時對土壤進行深耕和補施有機肥,使土壤得到周期性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