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黑粉病在我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是玉米生產上的重要病害。由于病菌主要侵染植株幼嫩部位,形成的黑粉瘤會消耗大量養分,并可能導致植株空稈不結實,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近期的頻繁降雨有利于病菌侵染,應及時查治,確保玉米豐收。
癥狀識別 玉米瘤黑粉病病原為玉米瘤黑粉菌,造成局部侵染。植株的氣生根、莖、葉、葉鞘、雄花、雌穗等幼嫩組織都會受害。受害組織因病菌代謝產物的刺激腫大成菌瘤,外包有寄主表皮組織形成的薄膜,均為白色或淡紫紅色,漸變成灰色,后期變為黑灰色,菌瘤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病菌冬孢子)。玉米株高在30厘米以上時開始發病,多在幼苗基部或根莖交界處產生菌瘤,病苗扭曲,葉鞘及心葉破裂,嚴重的植株早枯。葉片受害,形成的菌瘤有豆粒大;莖或氣生根受害,形成的菌瘤如拳頭大小;雌穗受害,多在果穗上中部或個別籽粒上形成菌瘤,嚴重的全穗形成大而畸形的菌瘤。
發生規律 瘤黑粉病病菌在玉米生長期間可進行多次侵染,玉米抽穗前后1個月為發病盛期。玉米生長前期干旱,后期多雨高濕或干濕交替,易發病。遭受暴風雨或冰雹襲擊后,植株傷口增多,病菌易侵入,發病重。玉米螟等害蟲既能傳播帶病菌孢子,又能造成傷口,因而蟲量高的田塊易加重發病。病田連作、收獲后不及時清除病殘體,田間菌源充足,發病重。過度密植、偏施氮肥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措施 (1)摘除病瘤。在病瘤未變色時及早摘除,帶出田外深埋或焚毀,否則病瘤中的黑粉(病菌冬孢子)會隨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2)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適時灌溉,及時防治玉米螟等害蟲,盡量減少機械損傷。(3)藥劑防治。在玉米抽雄前10天,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噴霧,可減輕再侵染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