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識別。主要發(fā)生于稻株下部葉鞘和莖稈,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產生黑褐色小病斑,逐漸向上擴展成黑色細條狀、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可擴大到整個葉鞘。病菌菌絲侵入葉鞘內部莖桿;在莖桿上形成黑色線條狀病斑,病重的莖桿基部變黑,最后莖稈腐爛,軟化倒伏,使谷粒干秕變白。
發(fā)病后期葉鞘和莖稈內部,可見灰白色菌絲和黑褐色菌核。核菌的分生孢子也可直接侵害穗部,引起穗枯。
二、病原鑒定。在黑龍江省引起稈腐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為小球菌核菌,屬于半知菌亞門,絲孢目,雙曲孢屬的(稻雙曲孢菌)真菌引起。該菌在水稻葉鞘的病斑上或浮出的菌核上長出稀疏不分枝、深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其上產生新月形的分生孢子,一般有3個隔膜,中間兩個細胞較大,暗褐色,兩端細胞較小,淡褐色或無色,大小為41-63微米×11-15微米。
菌核黑色,球形,表面光滑,直徑約為0.25毫米,剖視菌核有內外兩層,內層淡褐色,外層黑褐色。
三、侵染循環(huán)。病菌以菌核在病稻樁、病稻草上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來年春天灌水后,菌核則浮于水面,插秧后就浮著在近水面的稻株葉鞘上,溫、濕度適宜、菌核萌發(fā)產生菌絲直接穿透葉鞘表皮或從傷口侵入。菌絲在鞘內向上、下或深層擴展,引起發(fā)病。病菌可在葉鞘上形成菌絲或菌絲塊,可與臨近健株接觸而感染,呈水平擴展。
病斑或水面上菌核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灌溉水和飛虱、葉蟬等害蟲的活動而傳播。菌絲和菌絲塊還可隨土壤和病殘體的移動使病害擴展,尤其灌溉水、水田機械以及人工在田間作業(yè)等進行再侵染。發(fā)病后期在葉鞘和莖稈內形成大量菌核,水稻收割后脫落于稻田內,或在殘留稻樁內仍繼續(xù)產生菌核,成為來年發(fā)病的初侵染源。
四、發(fā)病條件。⑴菌源數量:越冬菌源的多少是發(fā)病的主因,尤其稻田土壤中和稻樁內的菌核多,發(fā)病重。⑵傳播途徑:菌核小而多,傳播機會也多,如水田機械作業(yè)(翻、旋、耙、平地或機械插秧、收割、脫谷等)或人工作業(yè)(修池埂、插秧、施肥、噴藥、拔草等)將泥土中菌核從有病田傳入無病田。
此外,灌溉水也可將漂浮于水面的菌核從有病田傳入無病田。
五、施肥與灌溉。⑴施肥:稻田內施用氮肥過多或過遲以及缺少磷、鉀肥,稻株抗性弱、均可加重病情。⑵灌溉:一般采用深灌,后期斷水過早的稻田或長期深水灌溉及排出不良的稻田,水稻抗病力弱,發(fā)病較重。⑶害蟲:稻田內飛虱、葉蟬數量多,危害重,尤其造成的傷口多,有利于病菌的傳播和侵入,使病害加重。⑷品種:經調查,尚無免疫或高抗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較大,抗病品種有墾稻8號、墾95-295、綏粳3號。
六、調查方法。調查方法通過7月上旬在稻田調查,首先明確不同病情的稻田,并根據不同病情采取不同防治方法。根據病情(包括菌核),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的田塊:
1、無病田指尚未發(fā)現稈腐菌核病的田塊。
2、輕病田指病株率低,未見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節(jié)莖稈空腔內菌核少。
3、重病田指病株率高,已見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節(jié)莖稈空腔內菌核多。
七、防治方法如下
1、對于無病田應杜絕菌源。對尚未發(fā)病的稻田,堅決禁止菌源(菌核)的傳入。⑴種子清選。防止菌核和病殘體混雜在種子間,應通過風選或機選,將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清選亦可。⑵嚴禁病殘體進入新稻田與苗床接觸,堅決不用有病稻田土壤進行育苗。⑶禁用有病稻田水灌溉無病稻田水。⑷機械作業(yè)時,應從無病稻田開始,然后再進入有病稻田(最好無病稻田有專用機械)。⑸人工在田間作業(yè)時,亦應先在無病田進行,然后再進入有病田作業(yè)。
2、對于輕病田應做到:⑴打撈菌核。第二年插秧前,在整平土地灌水以后,盡量打撈混雜在“浪渣”內,被風吹到田間或田角的菌核和病殘體可用打撈工具打撈“浪渣”,并帶出田外深埋或涼干后燒掉。⑵堅決防止機械、人工以及灌水的傳播。⑶齊泥割稻:即緊貼地面進行收割,防止稻茬內菌核落入稻田。將收割的稻株在遠離稻田處進行脫谷,將病殘體銷毀。
3、對于重病田,除無病田和輕病田防治方法外尚應進行藥劑防治與輪作。⑴藥劑防治:①25%施保克(咪鮮胺)乳油,每公頃1125-1500毫升,加水噴霧;②40%多菌靈懸浮劑,每公頃1500毫升,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500克,加水噴霧。噴藥重點為稻株基部1-2節(jié),要求做到每穴所有稻株基部均要噴得均勻、周到。⑵輪作:對減產嚴重的重病田應采取兩年以上水旱輪作,即改種兩年旱作(如大豆、小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