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一種特殊的睡眠狀態。巴甫洛夫說道:“催眠狀態當然是與睡眠相同的。就催眠狀態的本質說,它跟睡眠是無區別的,所不同的僅是一些個別的特點,比方說,催眠狀態是一種進行很緩慢的睡眠,也就是說,它起初是被限制在很狹小的范圍內,而以后愈益擴大起來,最后竟達到這種程度,即從大腦半球到皮質下部,只剩下呼吸中樞和心搏中樞等安然無恙,而且,就這兩種中樞說,也是顯著地被削弱了。”巴甫洛夫把催眠看作是部分的睡眠。由于各種條件的不同,催眠性抑制可以時而籠罩大腦半球的這一區,時而那一區,時而范圍大,時而范圍小。催眠性抑制的深度和強度也可以不同。由抑制過程廣度和強度的變化決定催眠性睡眠有不同的程度。
那么,催眠狀態與正常睡眠的實質區別何在呢?催眠狀態是由催眠師用暗示的方法引出來的。催眠性睡眠可以很深,對外界刺激不起反應,無論周圍的聲音如何嘈雜都不能使他醒轉,甚至針刺也感覺不到疼痛。然而,被催眠者與催眠師之間卻保持著“感應關系”。催眠師的低聲細語以及姿態手勢便足以在被催眠者的身上產生強烈效果,可以命令被催眠者作出某些動作和行為,甚至影響其植物神經系統,例如惡心嘔吐、出汗、心搏加速或減緩。被催眠者對在催眠狀態中所發生的一切,事后可全部遺忘或部分遺忘。催眠性睡眠的外在表現與正常睡眠類似,也是雙目閉合,全身肌肉松弛,有時還有鼾聲。他對外界的一般動靜也像正常睡眠者那樣不起反應,甚至對十分嘈雜的聲響以及強烈的光線不起反應,唯獨保持著與催眠師之間的感應關系,催眠師的輕言細語他都能感受,甚至姿勢和動作的變化他也能覺察。雖然催眠性睡眠的外形類似正常睡眠,二者的腦電圖卻迥然不同,催眠性睡眠的腦電圖既不同于非眼快動睡眠,也不同于有夢的眼快動睡眠,它比較接近于醒覺狀態時的腦電圖。因而就本質看,催眠性睡眠與正常睡眠還是有區別的。不過,二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由催眠性睡眠可以轉入正常睡眠,亦可由正常睡眠移行到催眠性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