蜞鰍喜歡躲在漂浮物下面,開始,漁民們以為它忌諱陽光,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所以得名“陰涼魚”。后來,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這種屬于熱帶和亞熱帶的魚種洄游到我國沿海時,多在盛夏,越是烈日炎炎的天氣就大群出現(xiàn);而烏云欲墜或大雨傾盆的時候,它們則全部從漂浮物下撤走,深潛海底,所以,叫它為“陰涼魚”并不恰當(dāng)。不過,它這個“水下狐貍”的綽號卻不辱沒它。
浩瀚的黃海海面蔚藍(lán)、清澈,這就使得“狐貍”的活動極為不便,只要它稍有游動,立刻就會暴露。在漫長的生存競爭中,“水下狐貍”依靠拼命游動的獵食方法來維持生活越來越艱難了。于是,蜞鰍就學(xué)會了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藏身避體的本領(lǐng),選擇背光的地方藏起身來,然后等待魚兒路過,便出奇不意地襲擊,結(jié)果不費(fèi)多大力氣就能飽餐一頓。然而,有時候漂浮物附近好幾天也沒有魚兒經(jīng)過,即使這樣,它們也很少另投別宿,而常常是死守原地。不用擔(dān)心,它們的死守原地并非等死,只要抬起頭便可啃到漂浮物上附著的小蝦或浮游生物。有趣的是,有些死守原地者,往往都是那些“先知先覺”而且善于神機(jī)妙算的老手。
蜞鰍的另一個特點(diǎn)是:它會像陸地上的狐貍一樣,危難之時躺下裝死。海豚的聰明是人所共知的,一般說,海豚捕到食物后先要玩耍一番,然后再活吞下去;若是獵物已死,海豚則以為是撿到的“殘?jiān)o?rdquo;而不屑一顧地拋棄掉。蜞鰍似乎已領(lǐng)悟了海豚這一著,每當(dāng)它不慎落人海豚口中時,便立刻裝死,就這樣總能屢屢死里逃生?浯笠稽c(diǎn)說,就是那些飽經(jīng)風(fēng)霜,富有經(jīng)驗(yàn)的老漁民,有時也免不了被“狐貍”弄得哭笑不得。所以,“水下狐貍”這個綽號對于蜞鰍是再貼切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