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變異 phase variation, phase polymor-phism (1)同一個種的個體的形態、色彩、生理、行為等方面的特征,依種群密度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的現象,見于昆蟲類。烏瓦洛夫(B.P.Uvarov, 1921,1928)查明:遷徙性飛蝗類(locusts)有大發生時所見到的群遷性類型(以前被看作別的種)和正常年景所見到的非集群性的定居類型。它們是同一個種內的不穩定的連續多態現象(continuous polymorp-hism),分別命名為群居相(phase gregaria)和散居相(phase solitaria),而具有二者之間特征的稱為轉移相(phase transieus),從散居相到群居相的相轉變(phase transformation)是闡明大發生和大遷徒的關鍵,這就是他提出的相理論(ph-ase theory)。在夜盜蛾類等其他昆蟲也見有相變異現象。低密度下發育的幼蟲,體色呈綠—褐色的保護色,活動能力低,而高密度下發育的幼蟲,體色顯著變黑,物質代謝率、遷徙能力有所提高,在許多情況下集群性是發達的,這些共同特征是眾所周知的。遷徙性飛蝗的成蟲在相對翅長、胸部形態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群居相還在生理、行為上具有適于遷徙的性質。飛蝗的這種相的特征,可在2—3代內以非基因的遺傳機制遺傳下來。相變異是通過個體間的相互刺激(mutual stimulation)使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的結果,這種變化與種群動態有重要關系。此外,蚜蟲類(aphides)單性世代的胎生雌蚜,分有翅型(alate)和無翅型(aptera) ;浮塵子類(pl-ant bopper)的長翅型(macropterous form)和短翅型(brachypterous form)等翅型的多態,主要是由密度不同造成的,但與遷移性、定居性也有關系,這可包括在廣義的相變異中。
(2)腸內細菌的鞭毛抗原,在血清學上區別為二個抗原型,稱為一相抗原、二相抗原。在實驗室中細菌的傳代期間,一相、二相抗原型是可逆的,相互變換的,這稱為相變異。由于變換是可逆的,而且頻度比一般自然突變中所見到的要高,所以被看作是一種生理變化。但是現在認為,一相、二相分別是由獨立基因H1、H2支配合成的,活化的H2在支配二相的鞭毛抗原合成的同時,還抑制一相抗原的合成。H2一旦進入非活化狀態,則二相鞭毛抗原的合成便立即停止,同時對H1的抑制也將解除,而產生一相鞭毛抗原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