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動物中最低等的一類,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約5000種,全部為固著生活,身體一般沒有固定的形狀,大多數種類為群體,形狀各異,顏色鮮艷,有紅、黃、橙、灰等。體大小不一,從幾毫米到1米,甚至3米。體表具有極多的小孔,故稱。小孔是水流入體內的開口,稱入水孔。它們的身體比較松軟,所以又稱海綿動物(Spongia)。絕大多數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海洋里,從淺海到數千米的深海中都有分布,淡水里只有少數種類。
多孔動物的身體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沒有嚴密的組織分化,只是細胞間呈現出形態和機能的差別。外層細胞稱皮層,細胞扁平多角形,有保護作用。在小孔周圍有能收縮的細胞,可調節水量。有的種類有帶小孔的孔細胞(porocyte),水可自此流入體內。內層細胞稱胃層,有些種類由領細胞(choanocyte)構成,此種細胞橢圓形,具一鞭毛,鞭毛基部有一原生質的領,領為一圈微毛組成,領細胞可攝食。但是多數多孔動物的胃層是由扁平細胞構成,而領細胞只分布在鞭毛室的四壁。皮層和胃層細胞間為一層薄厚不等的非細胞結構,稱中膠。中膠內散布有各種機能不同的細胞,有的可分泌形成骨針(spicule),以支持身體。骨針為多孔動物所特有,其成分為鈣質、硅質、角質等,形狀有單軸、三軸、四軸、六放,雙盤等;還有一種角質纖維狀的海綿絲(spongin)。
多孔動物從皮層到胃層間貫穿著一系列管道,是水進出的通道,稱為水溝系,是多孔動物所特有的結構。多孔動物一端固著外物,游離端有一較大的孔,為水的出口,稱出水孔。水經體表的入水孔進入,經過組成水溝系的一系列管道,最后到達體中央的中央腔,再由出水孔排出體外。水流經過水溝系時,領細胞即可攝取食物,吞入細胞內,進行細胞內消化,這屬于低等的消化方式。水流經過水溝系也就完成了呼吸和排泄。有人統計,高7厘米,直徑1厘米的一個白枝海綿,24小時有22.5公升海水通過,因此保證了食物和氧的供給和代謝產物的排除。這對多孔動物的生命活動有重大意義。
多孔動物的無性生殖為出芽,即身體的任何部分都可形成芽體,由于芽體增多,形成龐大的群體。淡水里生活的淡水海綿體內可產生芽球(gemmule)。當冬季來臨,海綿死亡,芽球沉入水底,待次年春季可發育成一新個體,這是對不良環境的一種適應性。多孔動物一般為雌雄同體,但都異體受精,精子和卵在中膠內形成,精子隨水排出,進入另一海綿體內與卵結合。受精卵經卵裂,最后形成一半具鞭毛的小細胞;另一半為無鞭毛的大細胞的幼蟲,稱兩囊幼蟲(amphiblastula),通過溝系排出體外。具鞭毛細胞的一端內陷形成了內層,另一端的大細胞形成外層,后固著,發育為成體。這種動物極帶鞭毛的小細胞形成胃層,而植物極不帶鞭毛的大細胞形成皮層的逆轉現象(inversion),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多孔動物的結構特殊,與其他的多細胞動物幾乎無親緣關系,故稱為側生動物(Parazoa)。
5000多種海綿中,依其骨針的成分和形式可分為3類。骨針為鈣質,形式為單軸、三軸、四軸等,稱為鈣質海綿(Calcarea),全海產,約100種,如毛壺(Grantia)。骨針為硅質,均為三軸、六放形式,分布于深海,稱六放海綿(Hexactinellida),如偕老同穴(Eu-plectella),我國南海有分布,其體內有1對儷蝦(Spongi-colarenusta),終生生活在一起而得名。骨針為硅質,單軸、四軸形,但無六放形式,或具海綿絲,或骨針海綿絲二者都有,稱尋常海綿(Demospongiae),淡水海水中均有分布。淡水中如針海綿(Spongilla);海產的如磯海綿(Reniera)、浴海綿(Euspong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