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和缺鈉在外科臨床上非常之常見?捎捎诙喾N原因導致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引起。因機體內水和鈉的關系非常密切,故缺水和缺鈉是同時存在的。缺水和缺鈉的原因不同,其程度上也各有不同,臨床上分為三種類型:水和鈉的等滲液體喪失稱為等滲性缺水高滲性缺水是指缺水多于缺鈉;低滲性缺水則缺水少于缺鈉。不同的類型其病理生理變化和一些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治療前應加以鑒別。
臨床表現
1.口渴,頭暈,乏力,譫妄,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 2.厭食,惡心,嘔吐,腹脹。 3.尿少,甚至無尿。 4.皮膚彈性減低,口唇和皮膚乾燥,眼窩凹陷。 5.淺靜脈萎陷,心率加快,血壓下降。
診斷依據
1.等滲性缺水:有大量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腸梗阻腹膜炎等病史。出現口渴,尿少,厭食,嗜睡,皮膚乾燥彈性差,心率快,血壓下降等臨床表現者。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液濃縮,血細胞壓積增高,血清鈉、氯降低不明顯。 2.高滲性缺水:有高熱,大量出汗,禁食等病史。出現口渴,尿少為主要表現,重度者出現狂燥甚至昏迷等 臨床表現者血清鈉高于150mmol/L,尿比重高,血細胞壓積增高。 3.低滲性缺水:有大量丟失體液后,只補充水或補鈉少的病史。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直立時易昏倒,血壓 極易下降等臨床表現者。血清鈉低于135mmol/L,尿比重低,尿鈉,氯減少,血液濃縮,血細胞壓積增高。
治療原則
1.積極治療原發病。 2. 補充鈉和水份,補充血容量。
用藥原則
1.能口服者盡量口服,不能口服靜脈滴注。 2.根據缺水的不同類型和程度,應用不同的藥物。 3.重度缺水患者應補充“B”和“C”類藥物,迅速恢復血容量。
輔助檢查
1.引起缺水的病因不同,應作“A”和“B”項相應的檢查以明確診斷。 2.在治療過程中,需反復查血細胞壓積、尿比重和血液生化,及時調整補液。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血細胞壓積和血液生化正常,尿量大于40ml/小時。 2.好轉: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血細胞壓積,血液生化基本恢復正常。尿量大于20ml/小時。 3.未愈:癥狀及體征未改善,血液濃縮,尿少或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