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ME病是由LYME病螺旋體感染引起一種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以蜱為傳播媒介,蜱寄生于各種動物如鼠、鳥、貓、犬及牛、馬、鹿以及家禽等,螺旋體在蜱腸內發育,人被蜱咬則可發生LYME病,并可出現葡萄膜炎。
臨床表現
(a)全身表現:首先出現皮膚病變,被咬處皮膚出現紅斑性丘疹,環狀,中央部無病變,但病變可擴散。前驅癥狀有頭痛、頸項強直,寒戰,發熱和乏力,病后可并發關節炎,腦膜腦炎,腦神經或周圍神經疾患,心肌炎、游走性肌痛等。疾病常反復發作多年,最后可導致軟骨和骨骼損害; (b)眼部表現:早期出現結膜炎,可發生實質性角膜炎、上鞏膜炎及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有多種表現: 1.急性或肉芽腫性虹膜睫狀體炎 (1)眼紅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 (2)睫狀充血; (3)房水混濁:用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見Tydall氏現象; (4)角膜后沉著物為細小或中等大; (5)虹膜改變:可見虹膜紋理不清、虹膜面有薔薇疹,輕度虹膜后粘連; 2.彌漫性視網膜脈絡膜炎 (1)雙眼發病,有眼前暗點及視力下降; (2)玻璃體混濁; (3)眼底散在灰白色小病源,有視網膜血管炎; (4)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對激素治療無效,用頭孢酶素治療好轉; 3.非典型中間葡萄膜炎 (1)眼前黑影、輕度下降; (2)有角膜后沉著物; (3)玻璃體雪球狀混濁; (4)睫狀體平坦部及視網膜周邊部水腫,有雪球狀混濁;(5)可出現虹膜后粘連,這點與典型的中間葡萄膜炎不同; 4.眼內炎 (1)有虹膜睫狀體炎:眼紅痛,視力下降,角膜后沉著物,房水混濁及虹膜后粘連; (2)有脈絡膜炎:玻璃體混濁,脈絡膜及視網膜水腫、滲出,視乳頭充血水腫; (3)治療反應不佳; (4)嚴重病例還可出現全眼球炎,也可發生缺血性視乳頭病變及視神經炎。
診斷依據
1.流行病學史,動物接觸史,蜱咬史等; 2.全身表現:如發熱,皮膚環形紅斑等; 3.眼部表現; 4.血清學試驗陽性; 5.試驗性抗菌素治療有效。
治療原則
1.病因治療:首先頭孢三秦或頭孢氨塞盻靜點; 2.抗前列腺素藥; 3.散瞳。
用藥原則
1.LYME病性葡萄膜炎的治療,首先要用大劑量抗菌素治療,一般首選頭孢三秦或頭孢氨塞盻,也可用青酶素、紅酶素或四環素等治療,但效果較差; 2.可以同時加用消炎痛等非甾體炎消炎藥治療; 3.但不宜用全身使用皮質類固醇; 4.有前葡萄膜炎時還要給以散瞳治療。
輔助檢查
1.對于一般LYME病的診斷,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于出現了并發癥者或為了進行鑒別診斷時,檢查框限可包括“A”、“B”及“C”。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視力恢復或提高; 2.好轉:癥狀體征基本消退,視力改善; 3.未愈:癥狀體征加重,出現并發癥,視力下降或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