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尿液的物理、化學及形態學的檢查。為便于應用,人們將常用試驗稱為尿常規,內容包括尿外觀(顏色及透明度)、氣味、比重、酸堿度、蛋白及糖定性試驗、沉渣檢查(顯微鏡檢查)等項目。也有簡化為只包括外觀、糖、蛋白及顯微鏡檢查者。尿在腎中形成后,經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所以尿成分變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統疾病。而尿成分也受血液成分的影響,因此尿檢查也可反映某些代謝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時尿糖可呈陽性。正常尿液為淡黃色(顏色深淺受尿濃縮程度影響)、透明液體,pH約6.5,比重為1.015~1.025,糖及蛋白定性試驗陰性,顯微鏡檢查可見少量上皮細胞、紅細胞(離心沉淀<3個/高倍視野)、白細胞(離心沉淀<5個/高倍視野),并可有鹽類結晶、無管型(蛋白質在腎小管中凝聚而成的圓柱形物體)。疾病可使檢查結果異常,食物或藥物也可影響其結果。例如,服用維生素B12、痢特靈、大黃時,尿的黃色不同程度地加深。泌尿系出血可使尿呈粉紅色混濁狀,甚至象血樣。黃疸病人尿內膽紅素陽性時尿呈深黃色。如懷疑有異常成分時,應做鑒別性試驗。健康人尿中雖含微量蛋白(<150毫克/24小時),但因含量極低,定性試驗呈陰性,陽性時則稱為蛋白尿。當有腎小球損傷(使血漿蛋白分子易於濾過)及腎小管病變(腎小管重吸收蛋白能力減低,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腎盂腎炎、妊娠中毒癥)時都可出現蛋白尿。此外,血漿中某些蛋白(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量增加時,也可在尿中出現。泌尿系腫瘤、結石、結核等也可引起蛋白尿。正常時血漿濾過的葡萄糖幾乎全部被腎小管回吸收,因此葡萄糖排出量<300毫克/24小時。但當各種原因引起血漿葡萄糖濃度升高、超過腎排糖閾值(160~180mg/dl)時,尿中排糖量增多,稱為糖尿。如高糖飲食后,可出現一過性糖尿。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出現糖尿的疾病。除理化性質檢查外,顯微鏡的形態學檢查也非常重要。尿中紅細胞增多可見于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結核、腫瘤、結石及出血性疾病等。白細胞增多可由泌尿系炎癥引起。如果蛋白尿與管型同時出現,有助於腎實質損害的判斷。為做尿常規檢查,可用清潔容器留隨意新鮮尿,但以清晨尿為好。婦女應注意避免污染陰道分泌物,避開月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