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利期分析法是利用商品在經營過程中的進銷差價、銷售稅金、費用之間的數量關系,將商品儲存額或儲存量的多少和儲存期限的長短盈虧聯系起來,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對商品儲存進行預測分析,據以控制商品儲存時間的方法。
商品儲存保本期分析
商品保本期可以從商品保本儲存期和商品保本儲存額兩方面進行分析。
商品保本期是指商品從購進到銷售,不出現經營性虧損的最長存放時間,它所保的“本”,既包括進行分析時已經發生和支付了的商品購進成本、購進費用,又包括進行分析時尚未發生,但必將發生而又必須支付的費用、銷售費用等。最長儲存期是商品盈虧的分界點,在最長儲存期內能取得一定的利潤,如果超過最長儲存期就會發生虧損。
進行商品保本儲存的預測,必須了解影響商品盈虧的有關因素,以及因素之間有何種關系。商品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稱為毛利,毛利減去應交納稅金后,如果與發生費用相等,即不盈不虧,正好保本,即為保本點,商品儲存達到保本點的期限,即商品保存期。毛利和稅金不隨商品儲存期的長短而變動,商品購進后至銷售前發生的費用,如保管費、利息等,則隨商品儲存期長短而變動,商品儲存期越長,發生費用越多。超過商品保本儲存時間越長,發生的虧損越多。
根據以上分析,商品保本儲存天數的計算公式為:商品保本儲存天數=(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費用-商品銷售稅金)/商品日增長費用
根據商品保本儲存天數和銷售額可測算商品保本儲存額,其計算公式:商品保本儲存額=平均月銷售額×商品保本儲存天數。
應用舉例:設某種商品毛利額為8000元,固定費用為2000元,日增長費用60元,則該種商品保本期可做如下計算:商品保本儲存天數=(8000-2000)/60=100(天)
由此可以看出,該種商品保本儲存期為100天。也就是說,如果儲存100天剛好保本,即不盈不虧;如果超過100天,多存儲一天就要虧損60元。如果能保證在100天之內將商品銷售出去,就能取得一定利潤。
商品保利期分析
商品保利期是指商品從購進到銷售出去,能夠實現目標利潤的最長存儲天數,商品實際儲存天數如果超過商品保利期,就不能實現目標利潤。為了實現目標利潤,企業應掌握商品的實際儲存期不超過商品保利期。
期的測算是在測算保本期的基礎上進行的,其計算公式為:商品保質期=(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費用-商品銷售稅金-目標利潤)/商品日增長費用
舉例:設某種商品毛利額為10000元,固定費用為2600元,目標利潤為2200元,日增長費用為104元,則該種商品的保利期為:商品保利期=(10000-2600-2200)/104=50天
從比例可以看出,該種商品保利期不應超過50天,超過50天則不能實現目標利潤,超一天就少實現目標利潤104元。因此,必須把商品儲存天數控制在50天以內才能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
零售企業保本保利應用
零售企業應用保本、保利期分析法,主要是對所經營的商品進行保本保利期管理策劃。保本保利期管理實際上是對企業整個商品購、銷、存全過程的管理。
采購。進貨部門運用保本保利期合理組織進貨,選擇最佳進貨渠道,推高進貨準確率。在組織商品進貨之前,以保本期為目標進行兩方面測算:一方面,測算進貨地點對保利期影響;另一方面確定商品的最大進貨量、毛利率和費用率的高低。通過幾個進貨渠道的比例,以保利期為目標,選擇最佳品種、最佳進貨地點、最佳進貨時機和最佳進貨批量。
銷售。銷售部門的主要任務則是運用商品保本保利期指導銷售,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銷商品,設法把商品在保利期內推銷出去。如果商品出現了積壓滯銷,就要設法在保本期內銷售處理出去。若商品儲存早已超過了保本期,則盡早處理,早處理一天,則可減少一天的變動費用支出。
儲存。儲存部門通過保本保利期管理,調查庫存結構,促進商品庫存的良性循環。其主要任務是:在商品保管賬上記錄商品的進貨時間和保本保利期天數及各自的截止日期,使倉庫保管員在管理上做到心中有數。對即將超過保利期限的商品要明顯標志,并提前向銷售部門作出預報;對即將超過保本期或已經超過保本期的商品,要及時督促銷售部門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