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廣州在清明節前后的潮濕天氣是避無可避的。綿綿春雨一場場地下,空氣濕度已經升到98%,太陽也被烏云遮蔽,衣服曬不干,臉上"癡立立",原來潮濕也不好受。專家說,過于干燥的空氣對人體有害,相對地,過于潮濕的空氣也讓人體由內到外都有不適反應。
記者本人近一周來也感覺不適,除了身體疲累、完全沒有精神外,還覺得頭重腰酸,于是請教有關專家。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潘俊輝醫生及廣東省中醫研究所副所長冷建國醫生認為,一定濕度的空氣本是正常空氣,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理論上說,"濕"應出現在長夏(夏秋之際).夏秋之交,天熱下降,地濕氤氳熏蒸,水汽上騰,到處充斥著潮濕。但在廣東,清明節前后濕氣來得非常重,需要提防濕氣致病。
春雨連綿 濕氣有害
小李身體一向很棒,搞業務的他,經常要在外面跑,但他從不喊累。前一段時間天氣潮濕得很,還時不時來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可他從不把陰雨綿綿當一回事,經常說那么丁點雨,大男孩的打一把傘,多肉酸啊!不就是淋濕一點嗎,沒什么大不了的!結果,還是病倒了,又是感冒又是發燒的,小李這才知道,原來綿綿小雨也不好惹啊!
濕氣雖然是正常的,但是過盛時也會成為當季的致病因素之一,廣東省中醫研究所副所長冷建國醫生說。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白領人士 當心胃腸
Ivan這兩天剛好有空,于是約了一群好朋友,打算開個大食會,全體瘋狂不醉無歸。一場熱鬧過后,本來還安排了Ivan最喜歡的下半場---KTV,Ivan卻不得不放棄,皆因腸胃痛得如繩索在絞,只好頻頻光顧廁所解決問題。全部人中只有自己落得如此下場,看來不是因為食物不干凈,那是什么原因呢?
這很可能是"濕邪"的錯。冷醫生認為,陰雨綿綿時或久居霧氣之地,都容易有"濕邪",外濕表現為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伸縮不順,引發腰背病或關節痛;內濕則表現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欲下降,胸腹感到很悶,容易發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的情況。
生活在繁忙生活中的都市白領,腸胃多少都有點不佳,有的人的胃腸病已成為了長期困擾的煩惱,有的人即使胃腸病征不明顯,也容易成為某些狀況下胃腸病發的伏筆。
潘醫生也說,一些脾虛、陽氣不足的人容易有濕氣侵犯人體,成為"濕邪".濕氣會犯脾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還會腹瀉。當這些陽氣不足的人身體應變不夠,或進食太多滋補品時,還會令濕氣困脾,感覺吃飯都沒有胃口。還容易產生噯氣(我們常說的打嗝),腹部脹得難受,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癥狀。
飲用涼茶 謹慎選擇
濕侵人體,如何祛濕?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去街上三步一家的涼茶鋪喝涼茶。不過,端起涼茶杯前,請聽一聽專家意見。專家說,涼茶不一定都適合,原來春季祛"濕邪"喝涼茶也有講究。
廣東人好喝涼茶,特別是感覺有點熱氣、濕熱時,都對涼茶情有獨鐘。市面上也有很多涼茶,有專門用于降火的,也有祛濕熱的。一些不明就里的市民在潮濕的春季時仍一味灌涼茶,也不管其針對重點有無區別,這樣可能適得其反。
潘俊輝醫生說,涼茶一般都有兩個作用---降火和去濕,不同配方的涼茶一般都有不同的側重,一般可以通過涼茶的名字來分辨,如"祛濕茶"就是降火同時側重祛濕,"清熱解毒茶"就是全力降火。因此,當天氣濕氣極重時,祛濕為重的涼茶更為適合。
很多醫院中醫科都有配好的涼茶,各有側重,效果不錯,可以自己買回家煲或請藥店代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下6點注意能減少濕侵人體導致的不適:
1.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
2.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進行通風。
3.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
4.即使衣服難干也不要勉強穿不干的衣服。
5.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6.天氣好時要多出外曬太陽,適當運動。
兩條祛濕方
1.健脾祛濕溫補方
材料:淮山10g,茯苓10g,溪見草10g,豬骨若干(脾胃差的選豬肺、豬脾臟更佳)
做法:整鍋煲老火湯
分量:2-3人用
2.和中化濕方:
材料:木棉花15g,雞蛋花15g,槐花15g,薏米15g,豬肘瘦肉1兩,炒扁豆15g,陳皮或砂仁6g
做法:整鍋煲湯
分量: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