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薯在貯藏期間對溫度、濕度和空氣要求很嚴格,它既不耐寒又怕高溫。因此,薯塊貯藏是馬鈴薯種薯全部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把該技術介紹如下。
1.溫度:為塊莖貯藏質量的最重要條件。據種養專業戶的貯藏經驗,薯堆內的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度之差約是薯堆高度的1.8倍。通常要求堆高不超過2米,一般以窖高的l/2高度最為合適。及時做好堆溫的調節是貯藏的關鍵。貯藏初期溫度保持在15~20℃,傷口愈合以后應使窖溫降至適宜溫度。整個貯藏期的溫度保持在2~3℃較為適宜。這段時期應加強空氣流通,防止薯堆過熱。而在立春前后,塊莖正處于深休眠狀態,呼吸弱、放出熱量少,所以該期應防止外面冷空氣進入窖內,避免塊莖受凍。開春以后氣溫迅速升高,應防止外界熱空氣進入,避免塊莖發芽,降低食用和種用價值。
2. 濕度: 剛收獲的種薯濕度大,薯堆內水汽量高。初期,在溫度高、濕度大的情況下,需要加強空氣對流,以降低薯堆內溫濕度。但當進入嚴冬季節,窖溫逐漸下降,此時窖門氣眼應全部封閉。最好在薯堆上覆蓋一定厚度的草或其它秸稈,使其頂部的塊莖較溫暖,不致使其濕度過大而引起腐爛,而且覆蓋物還可接受窖頂融化的霜水。窖藏期間濕度以80%~90%為最合適。
3. o2和co2的濃度:在塊莖貯藏初期,需氧多,放出的co2也多。因此應創造較好的通氣條件,才不會引起缺氧和co2的積累。但如果通氣不良,就會引起薯塊組織窒息而產生“黑心”;co2過多則會造成發芽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