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氣;對忠孝仁義的道德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認祖歸宗的一種祭掃;對詩詞歌賦的文化中國來說,也許,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在古代,清明節是文人墨客詩興大發的日子,清明詩歌在二十四節氣詩歌吟詠當中獨占鰲頭。同樣的清明詩篇,面對風中飛舞的梨花,宋人吳惟信在享受著"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的閑適,明人高啟則在戰亂中憑生"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慨嘆。而面對芳草萋萋的荒冢,南宋高翥生發了"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感懷。北宋黃庭堅則抒發了"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的郁悶。
然而,朋友,您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嗎?您能說說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嗎?您能數數清明節的民風流俗嗎?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您也許會背,然而您能說出它與杜甫的"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又有何關聯嗎?如果您的回答有所遲疑,那么,請您和我一道去聽聽民俗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施愛東的解疑釋惑吧。
文化節日讓步"時間符號"
記者:民間素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與"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那么,作為一個重要的農業"作業點",清明是如何在歷史上被豐富成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呢?眾所周知,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并沒有衍生為二十四個節日。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清明的源起與流變過程。
施愛東: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竺可楨指出,陰歷系統不能用以指導農業生產,這才有了用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手段的需要。所以說,節氣是一個用以輔佐陰歷、指導農業生產的時間節點,本來沒有什么特別的節俗活動。
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后來成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于寒食節和上巳節。
寒食節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這一天,人們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舉行一些巫術性游戲。
唐玄宗時,朝廷還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寒食節。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至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寒食與清明的節假日已經增加到7天之多。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后相繼但主題完全不同的節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也有學者認為上巳節的節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節。古時以夏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后漢書·禮儀志上》稱這一天"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上巳春嬉,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戲,互相表達愛慕之情,實為古代中國之"情人節".魏晉之后將上巳改在三月三日,吳自牧《夢梁錄》卷二"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可見,洗濯踏青、除垢迎新是幾乎所有春天節日的共同特征。
到了明清以后,不僅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節之后,大好春季只剩了一個清明節。因為這兩個節日都是古代的關于春天的文化節日,而它們又很不幸地剛好處在清明節氣附近,我們知道,文化節日是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遷的,可清明節氣恰恰不是文化節日,它是由太陽運行和數學分割而產生的時間符號,是一種邏輯的產物,因而是不可變的?勺兊奈幕澣詹恍矣錾狭瞬豢勺兊墓潥夥枺Y果可變的文化節日讓位給了不可變的時間符號。當然,兩節的兩個象征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一是"催護新生"卻并沒有消亡,而是沉淀在了清明節里。
清明節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記者:寒食節的祭掃所表達的感恩情結,具有強化中國傳統道德支柱綱常倫理的效能。而據歷史記載,上巳節的春游,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了類似歐洲中世紀突破"男女之大防"的狂歡節的某些萌芽。兩種截然不同的訴求,最終奇妙地融合進了一個清明節氣,這不能說不是一件很奇特的事。請您為我們講講清明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與其他傳統大節不太一樣,由于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因而清明節也是傳統節日系統中少有的依陽歷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時間比較固定地在現行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踏青時節。
《周禮》中有一段被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征引過的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什么意思呢?是說中春二月,萬物萌生,這樣的時節應該順應天時,讓青年男女自由約會,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鄭玄認為,這是"重天時,權許之也。"而據張君房的《云笈七簽》:"每歲三月三日,蠶市之辰,遠近之人,祈乞嗣息",可見三月三日在制度化的道教中也被賦予了明確的求子功能,因為青年男女雖有水邊桑林"野合"之實,但這是拿不上臺面的理由,而"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臺面的理由。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后慢慢地融為一體,并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系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部分與西方感恩節有異曲同工之處。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后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節俗內容隨社會生活演進
記者:歷史上的三節已經合并成了一節,形而上的忠孝教育與形而下的求子欲望也最終固化成了種種民風民俗,清明作為中國人的一個重要節日,正是通過民風百俗源遠流長歷久而不衰。大唐時當之無愧的假日"黃金周",一連放假七天的是寒食與清明。國畫中國寶級的第一長卷《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這一時日的民間百態。而提到"十年修得同船渡"的美麗傳說,撮合祭祖歸來的許仙與白娘子同舟而行的那場曠世奇緣的春雨,也飄落在清明這一天。請您再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這些民俗以及意義。
施愛東:如果說要為清明節的由來在歷史上選一個代表性的人物,那是非介子推莫屬。傳說晉公子重耳帶著介子推等人一起流亡國外,重耳饑餓乏食,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后來重耳回國做了國君,就是晉文公。晉文公給當年隨行的部下論功行賞,大家都得到了很厚的賞賜,惟獨介子推一個人什么也沒得到。介子推作了一首《龍蛇之歌》就躲到綿山中隱居起來。晉文公聽了《龍蛇之歌》后,猛然醒悟,馬上派人去請他回來,可是介子推堅辭不就。晉文公就在綿山腳下放火燒山,他以為介子推為了逃避大火,就會出山,沒想到介子推抱在一棵樹上,被火燒死了。晉文公很難過,流著淚回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號令百姓從清明節前一天不得生火。這就是關于寒食節來歷的傳說。介之推與晉文公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施恩"與"感恩"的故事,提倡"感恩",有助于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
清明節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后,在節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較早地出現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游的假日時光,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游的野餐。人們常常闔家攜帶酒食,到郊外園地親近自然。據劉魁立先生主編的《中國節典》介紹,唐宋時期,清明踏青的活動非常豐富,常見的活動有蕩秋千、拔河、撲蝶、采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正是"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相傳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以柳條傳送。民國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
對祖先與先烈的追悼與祭祀是傳統社會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時至今日,祭祀先人仍為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故地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同樣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與此同時,沐浴著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盡情地享受這春天的溫暖,也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文化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