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是指帶粒子在電場中向與自身帶相反電荷的電極移動的現象。例如蛋白質具 有兩性電離性質。當蛋白質溶液的pH在蛋白質等電點的堿側時,該蛋白質帶負電荷, 在電場中向正極移動,相反則帶正電荷,在電場中向負極移動,只有蛋白質溶液pH在 蛋白質的等電點時靜電荷是零,在電場中不向任何一極移動。
電泳現象早在1890年就被發現,1907年有人曾在瓊脂中電泳,研究白喉毒素; 1937年由Tiselius制成界面電泳儀,并開始用于蛋白質的研究。從此,人們才逐漸認 識到電泳技術對于生物科學研究是一種重要工具。然而,界面電泳結構復雜。價格昂 貴難于普及。1940年左右。以紙為支持物的電泳問世后,電泳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電泳技術以支持物分,可分為紙電泳,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淀粉凝膠電泳,瓊 脂(糖)凝膠電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等。經凝膠形狀分有水平平板電泳,園盤柱 狀電泳及垂直平板電泳。各種類型的電泳技術概括如表。
類 別 | 名 稱 |
用支持體的電泳技術 | 1.紙上電泳 2.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3.薄層電泳 4.非凝膠性支持體區帶電泳 (支持體有:淀粉,纖維素粉,玻璃粉,硅膠等) 5.凝膠支持體區帶電泳 ①淀粉液 ②聚丙烯酰胺凝膠 ③瓊脂(糖)凝膠 |
不用支持體的電泳技術 | 1.Tiselius或微量電泳 2.顯微電泳 3.等電點聚焦電泳技術 4.等速電泳技術 5.密度梯度電泳 |
表 電泳技術的種類
各類電泳技術已經廣泛地用于基礎理論研究,臨床診斷及工業制造等方面。例如用醋 酸纖維薄膜電泳分析血清蛋白,用瓊脂對流免疫電泳分析病人血清,為早期診斷原發 性肝癌提供資料:用高壓電泳分離肽段,研究蛋白質一級結構:用高壓電泳和層析結 合研究核酸的一級結構。凝膠龜泳技術在分離分析酶。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方 面具有較高的分辯力,為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