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食品工業的不良狀況和藥品生產的欺騙行徑,促使美國 誕生了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開始以法律形式來保證食品、藥品的質量,由此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的食品藥品管理機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
美國是最早將GMP用于食品工業生產的國家,美國在食品GMP的執行和實施方面做 了大量的工作。良好生產規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美國首創的一種保障產品質 量的管理方法。196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制定了藥品GMP,并于1964年開始實施。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各會員國家政府制定實施藥品GMP制度,以保證藥藥品質量。同年,美國公布了《食品制造、加工、包裝儲存的現行良好操作規范》,簡稱FGMP(GMP)基本法。FDA于1969年制定的《食品良好生產工藝通則》(CGMP),為 所有企業共同遵守的法規,1996年版的美國CGMP(近代食品制造、包裝和儲存)第110節內容包括:定義、現行良好生產規范、人員、廣房及地面、衛生操作、衛生設施和設備維修、生產過程及控制、倉庫與運銷、食品中天然的或不可避免的危害控制等。
自美國實施GMP以來,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采用了GMP質量管理體系,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積極推行食品GMP質量管理體系,并建立了有關法律法規。
日本受美國藥品和食品GMP實施的影響,厚生省、農林水產省、日本食品衛生協會等先后分別制定了種類食品產品的《食品制造流通基準》、《衛生規范》、《衛生管理要領》等。
農林水產省制定了《食品制造流通基準》,其內容包括食用植物油、罐頭食品、豆腐、腌制蔬菜、殺菌袋裝食品、碳酸飲料、紫菜、番茄加工、漢堡包及牛肉餅、水產制品、味精、生面條、面包、醬油、冷食、餅干、通心粉等20多種。
厚生省制定了《衛生規范》,包括雞肉加工衛生規范、食飯及即食菜肴衛生規范、醬腌菜衛生規范、生鮮西點衛生規范、中央廚房及零售連鎖衛生規范和生面食品類衛生規范等。
食品衛生協會制定了《食品衛生管理要領》,有豆腐、油炸食品、即食面、面包、壽司面、普通餐館、高級餐廳和民族餐館等。
上述“基準”、“規范”和“要領”均為指導性的,達不到其要求不屬違法。
加拿大實施GMP有三種情況:
GMP作為食品企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被政府機構寫進了法律條文,如加拿大農業部制定的《肉類食品監督條例》中的有關廠房建筑的規定屬于強制性GMP。
政府部門出版發行GMP準則,鼓勵食品生產企業自愿遵守。
政府部門可以采用一些國際組織制定的GMP準則,食品生產企業也可以獨立采用。
其他一些國家采取指導的方式推動GMP在本國的實施。如英國推廣GFMP( Good F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新加坡由民間組織——新加坡標準協會(SISIR)推廣GMP制度。
法國、德國、瑞士、澳大利亞、韓國、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我國臺灣,也都積極推行了食品的GMP。
我國食品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的制定工作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從1988年起,先后頒布了19個食品企業衛生規范,簡稱“衛生規范”。衛生規范制定的目的主要是針對當時我國大多數食品企業衛生條件和衛生管理比較落后的現狀,重點規定廠房、設備、設施的衛生要求和企業的自身衛生管理等內容,借以促進我國食品企業衛生狀況的改善。這些規范制定的指導思想與GMP的原則類似,將保證食品衛生質量的重點放在成品出廠前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上,而不僅僅著眼于最終產品上,針對食品生產全過程提出相應技術要求和質量控制措施,以確保最終產品衛生質量合格。自上述規范發布以來,我國食品企業的整體生產條件和管理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食品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由于近年來一些營養型、保健型和特殊人群專用的食品的生產企業迅速增加,食品花色品種日益增多,單純控制衛生質量的措施已不適應企業品質管理的需要。鑒于制定我國食品企業GMP的時機已經成熟,1998年衛生部發布了《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GB17405-1998)和《膨化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17404-1998),這是我國首批頒布的食品GMP標準,標志著我國食品企業管理向高層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