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都存在各式各樣的培訓,或者說培訓作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始終存在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之中。而培訓目的明確與否、培訓進行的適宜與否及有效與否、培訓內容的適宜性強弱及有效性大小往往決定了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與否甚至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需明確培訓的目的及功能,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培訓的手段為生產經營服務。
一. 明確培訓的概念
在《辭海》中有關培訓的解釋為:“為了達到某個確定的目的而進行的有計劃和有步驟的使被培訓者具有某種特長技能的過程”。而從廣義上講,能夠使我們獲取知識的就可以稱得上是培訓。具體從哪個角度理解培訓則完全是取決于我們的目的,如果從應用管理或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而言,從廣義的角度上理解培訓更為實用,從而與廣義培訓相對應的培訓形式可以包括授課(包括走出去和請進來)、講解、會議、交談和觀察等,培訓的實施則可以靈活多樣,只要達到培訓的目的即可。
二. 明確培訓目的和端正培訓態度
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要使接受培訓的對象理解和掌握培訓的內容,并實現培訓內容的要求。
質量管理體系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讓各級員工明確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各個崗位的環境因素(質量管理對象),理解和掌握效果的質量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理解和掌握進行質量管理的目的和所需要的技能(包括管理技能和技術技能)。
ISO9000∶2000標準有關培訓的條款的原則要求是:
組織應:
a) 確定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所必須的能力;
b) 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這些需求;
c) 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 確保員工認識到所從事活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作出貢獻;
e) 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
通俗地講,就是要:
明確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
持續采取正確的措施去做
明白這么做有什么好處
了解不這么做有什么壞處
首先要根據崗位特點確定崗位需求,再通過培訓使各級員工明確質量管理要求各個崗位做些什么和怎么做,這就要求質量管理所要求的內容起碼要有合理合法性、適宜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當然還要符合ISO9000∶2000標準的精神和原則),否則就不會對崗位工作有什么幫助而早晚會成為擺設。只有讓各個崗位明確做什么和怎么做,才是使質量管理的工作得以實施的第一步和基礎,但是光告訴怎么做還不足以加深印象和理解,只有再進一步告訴其為什么這么做、這么做的好處和不這么做的壞處,才能使受培訓者明白這么做的目的和原因,才能使其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不但加深了印象還提高了管理的意識。
對于質量管理而言,通過培訓,使各級員工了解其相關的質量管理對象、了解對其管理的原因、明確進行質量管理的目的(明白這么做的好處和不這么做的壞處)、掌握對其管理的方法(做什么和怎么做),憑借各級員工的世界觀和對社會大環境的了解、憑借各級員工的質量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會逐漸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質量管理乃至PDCA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的。不至于由于不理解培訓的內容和背景(造成其內容就比較空洞或教條)、不明白質量管理的意義和目的、不理解ISO9000∶2000標準的精神和原則、只是被動地死搬硬套(或是例行公事),其效果和效率都不會理想。
對于培訓這個“過程”而言,實施培訓者是主體,而被培訓對象就是“顧客”(如圖所示)。如果要培訓順利有效,實施培訓者首先要明確培訓目的、明確被培訓對象的崗位需求、明確被培訓對象的培訓需求(了解“顧客”需求)、使培訓能夠真正為被培訓對象所需(滿足“顧客”需求)。通俗地講,就是要在明確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了解被培訓對象的興趣所在,從而使培訓內容和形式能使被培訓對象真正感興趣(體現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才能為取得預計的培訓效果打下基礎。
對于持續的培訓而言,如果以往的培訓、教育或經歷的考評或評價認為員工能夠勝任本崗位工作,而且其崗位需求沒有新的變化,那么完全可以沒有必要實施重復性培訓或可以自學為主。如果崗位需求有新的變化(包括調到新崗位或升遷至新崗位),那么就要按照新的崗位需求進行培訓。針對性培訓不但可以提高培訓效率,也可避免由于厭煩過多的說教造成員工對培訓的反感,進而削弱了培訓的功能甚至產生應付的現象。
企業通過培訓還可以向員工傳達一種經營理念和思想、傳遞企業文化的信息、對員工提出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一種內部信息交流),使員工真正感覺到自己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員,使員工真正融合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中去,并盡可能主動地發揮其最大的潛能、智慧和力量。
還有一點需要引起企業重視的是,培訓是滿足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為員工能夠勝任崗位工作而提供相應的培訓是企業的職責和義務,接受相關的培訓也是員工的一種權利。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的今天,員工希望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接受并能勝任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工作、期望成功和得到各方面(領導、同事、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認可、期望得到晉升和更多的回報。對于社會效益而言,企業既為社會培養了高素質人才,也對員工承擔了相應的負責和義務(培養員工具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基本能力),這些高層次的需要的滿足,都可以通過適宜、有效和循序漸進的培訓來滿足,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培育了人才和創造了精神文明,這是國家、集體和個人三得益的全贏戰略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