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的審核是很多企業頭痛的問題,尤其是產品品類比較多的生產企業或者產品更新迭代較快的品牌商,管理的供應商可能有成百上千家,而且供應的產品類型多種多樣。相對而言,供應商審核人員就顯得不足,即便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有時審核結果也達不到企業預期的效果。因為供應商審核并沒有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基于風險的策劃。
首先要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去審核供應商?首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采購原輔料的食品安全風險,最終降低采購成本,因為不同食品分類的供應商所具有的食品安全風險不同,所以,針對不同風險的供應商審核工作的側重點會有不同。
我們去審核乳制品生產企業,然后再去審核真實質量水平相當的糧食加工品生產企業,會發現兩個供應商審核結果差別很大,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們采用了統一的審核評判維度去審核不同產品類型的供應商,得到的審核結果往往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并且不同類型供應商審核評價結果之間也無法進行比較。要實現不同食品分類供應商的有效審核,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企業的食品安全風險分級
食品企業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產經營的食品類別、經營規模、供應的消費群體等因素。
如果一種類型食品的加工工藝比較簡單,對環境衛生要求及過程控制要求不高,原料可控,那么企業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就較。
如果加工工藝復雜,技術含量要求較高,微生物控制的要求嚴格,產品適用于特殊人群,那么企業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就較大。
根據這種方法,可以把生產許可中的32大類的食品企業進行供應商風險等級劃分,并進一步細化到小類別。比如,對小麥、面粉等糧食加工品,醬油、味精等調味料,方便食品等類型的生產企業,可以劃為低風險企業;飲料、糕點、豆制品等類型的生產企業可以劃為中等風險企業;乳制品、肉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類型的生產企業可以劃為高風險企業。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監管部門對不同類型的食品企業進行風險分級監督管理。雖然我們對供應商審核不屬于監管工作,但進行供應商審核時也可以借鑒其思路和方法,對不同風險的食品供應商制定不同的審核評判維度和審核周期。
二、制定差異化的供應商審核維度
供應商審核評判維度具體體現在審核表、審核條款、打分表中:
首先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和保證能力是基礎,如:供應商資質證件的合規性,產品配方的合規性,食品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的建立,產品追溯、召回和防護程序的運行。
再者現場過程管理必須符合GB 14881的要求,如:場地維護和保養、設備設施的管理、清潔和消毒、員工個人衛生、蟲害控制、產品標識溯源、實驗室管理、產品放行等,以上的審核內容是通用與基礎的條款,是法律法規和標準所要求的,必須嚴格審核。
然后,對不同食品分類的供應商進行一些差異化評價,根據關鍵生產環節的不同和容易出現的問題,制定具體的審核條款,如:乳及乳制品的生產,對空氣的潔凈度要求較高,潔凈區空氣應進行殺菌消毒或凈化處理,并保持正壓,而有些其他類型的食品生產時空氣就不需要進行過濾;有些食品類型生產工序是需要滅菌的,而像一些速凍生制品是沒有滅菌工序的;有些食品類型控制異物是需要過金屬探測器,但有些食品類型無法進行金探檢測,需要通過其他控制手段進行異物管控。所以要根據不同食品類型的工藝特點和要求制定專門的審核細則。
當然最后也可以加上企業對供應商的特殊要求,如:要求供應商通過GFSI認可的任一認證(HACCP、FSSC22000、BRC、IFS等),并且對體系或產品認證的運行和落地程度進行審核,還有可以加上一些社會責任、員工福利及生活、消防安全等審核要求。
不同風險的供應商應制定不同的審核周期,這樣就可以使供應商審核工作主次分明,把主要精力放在支出費用大、風險高的供應商。
對于高風險的主要原輔料供應商,建議一般按照每季度或半年周期審核,中風險的供應商建議半年或一年一審,低風險供應商每年現場審核一次或者做一些簡單評估,不需要現場審核。
三、小結
磨刀不誤砍柴工,完美的策劃能夠事半功倍,供應商審核的要點還是需要結合具體產品的食品安全風險來制定,這樣審核結果才能體現供應商真實質量管控水平,不同供應商之間才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