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管理實踐中,訂單準時交付率低的問題常常困擾著眾多企業。
然而,有的企業總是不調查、不分析就認為是生產部門的生產效率低導致的,不是懲罰生產部門,就是開會批評怪罪生產部門,但結果依然是無法準時交付訂單,導致客戶投訴、業務抱怨、生產痛苦、領導煩惱……,這種做法不僅不公平,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家公司從接訂單到交付訂單,需要經過以下的過程:
1.接單過程
2.訂單評審確認過程
3.原輔材料庫存確認過程
4.成品庫存確認過程
5.原輔材料采購過程
6.生產計劃排查過程
7.訂單生產執行過程
實際上,從接單到交付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影響訂單準時交付的“瓶頸”。所以,訂單能否準時交付,不能一概而論認為就是生產部門效率低下,要運用系統性的管理思維調查、分析,確定在上述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后采取切實可行的改善措施,方能有效解決訂單不能準時交付的問題。
一、訂單管理方面的因素
1、盲目接單:
企業在接單時未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盲目承諾客戶,導致后續生產環節難以匹配訂單需求。
2、評審不周:
訂單評審時僅從生產角度出發,忽略了公司已承接訂單量、突發情況、運輸時間、政策要求、采購周期、研發周期及質量檢驗周期等多重因素,導致評審結果不準確。
改進建議:
接單前,應組織相關部門(如計劃、生產、采購等)進行會審,確保有能力滿足訂單要求。
建立并落實《訂單評審管理制度》,規范評審流程,確保評審結果全面、準確。
嚴格管控訂單變更,避免隨意性和頻繁性。
二、生產計劃管理方面的因素
1、產能超負荷:
計劃部門未考慮已下達任務,盲目承諾和下達生產任務,導致生產部門產能超負荷。
2、產能了解不精準:
計劃部門對生產部門產能了解不準確,導致生產計劃不合理。
3、缺乏機動調整:
未預留機動調整時間,導致突發情況發生時無法及時調整生產計劃。
4、庫存確認不精準:
原輔材料和成品庫存確認不準確,導致生產任務中斷或無法滿足訂單需求。
5、排產順序不合理:
對生產工藝不了解,排產計劃順序不合理,影響生產效率。
改進建議:
精準掌握產品生產周期,作為排產計劃的重要依據。
下達新計劃時,考慮已下達任務,避免產能超負荷。
與生產部門保持溝通,及時了解產能變化情況。
與倉儲部門保持溝通,確保庫存信息準確。
優化排產計劃順序,減少轉產頻率。
三、倉庫的賬目不精準
倉庫賬目不精準比如賬物不相符,導致相關部門在安排生產前無法精確確認,致使安排的生產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受阻,導致不能準時交付訂單。
改進建議
倉儲部門務必堅持每天提交或上報庫存動態日報,確保庫存日報精準,賬物相符
財務部門要定期監督檢查倉儲部門的管理情況,督促倉儲部門的賬目要精準一致
建立并落實《倉庫獎懲管理制度》,督促提升倉管員的工作責任心
建立并落實《倉庫管理制度》,規范倉庫的管理過程,尤其是物資出庫、入庫手續的規范
定期盤點倉庫管理情況,確保倉庫賬物相符一致
四、生產管理方面的因素
生產管理不到位,如人員安排不當、產能不了解、突發情況忽略、培訓不到位、淡旺季不清等,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改進建議:
優化人員安排,確保生產過程順暢、均衡。
準確評估自身產能,合理承接生產任務。
充分考慮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操作熟練度和產品質量。
提前規劃淡旺季人員儲備。
五、設備管理環節
不重視設備維護保養,導致設備頻發故障,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改進建議:
建立健全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定期檢修保養。
加強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提高設備使用和維護水平。
六、采購管理環節
對原輔材料采購周期了解不精準,導致采購延遲,影響生產任務進度。
改進建議:
精準掌握原輔材料采購周期,提前采購。
建立供應商評估體系,選擇優質供應商。
七、資金管理環節
不按合同付款,導致供應商合作困難,增加采購難度,影響訂單執行進度。
改進建議:
遵守合同條款,按時付款,維護供應商關系。
建立資金管理制度,確保資金充足和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