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 中指出,要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在市場監管領域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什么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是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檢查情況、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的監管方式。
為什么要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助推新型監管機制的創新呢?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程序規范、結果公開、監管精準度高。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提高了整個監管過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結果公示使抽查檢查情況及查處結果更加公開透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強化了社會監督途徑,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社會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手段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政府強化服務職能,提升監管效能,還有利于政府執法資源的整合運用,有效避免多頭執法和重復檢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手段不僅切實有效解決了監管人員力量不足的突出問題,更為企業減輕了因多部門重復檢查造成的企業人資耗費等諸多問題。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手段是如何化解監管矛盾,提高監管精準性的?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立足于”制度+信息化“雙重保障,提高了監管程序規范化、透明化水平。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依次確定抽查檢查事項、抽查檢查對象和檢查人員、組織實施檢查、公布檢查結果,利用平臺數據信息,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合理匹配執法人員,結果信息平臺公示等規范化程序實現了監管過程全程留痕,監管責任依法可追。通過公示系統(山東)協同監管平臺,實現抽查檢查結果的部門互認共享,破解了傳統監管”單打獨斗“、”人情監管“等頑疾,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的社會共治新格局開辟了新方法、新途徑。
其次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融合運用,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信用風險分類為企業進行全景畫像,利用7個維度28個二級指標71個三級指標”過濾網“篩選出企業信用風險度高、問題出現率多的企業或事項,為”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檢查提供數據支撐,有效強化了監管精準性。通過科學分析,精準定位,靶向監管,提升監管精準度和有效性,最大程度的解決了監管人員力量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