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八項原則是一個組織在質量管理方面的總體原則,這些原則需要通過具體的活動得到體現。其應用可分為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兩個層面。就質量保證來說,主要目的是取得足夠的信任以表明組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因而所開展的活動主要涉及:測定顧客的質量要求、設定質量方針和目標、建立并實施文件化的質量體系,最終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參見表1的中間欄)。
質量管理則要考慮,作為一個組織經營管理(這里說的不是營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組織要生存、要發展、要提高效率和效益,當然離不開顧客,離不開質量。因而,從質量管理的角度,要開展的活動就其深度和廣度來說,要遠勝于質量保證所需開展的活動(參見表1的右欄)。
表1 質量管理原則在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中應用的示例
質量管理原則 在ISO9001:1994中的應用 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原則1 以顧客為中心 與所確定的顧客要求保持一致。
了解顧客現有的和潛在的需求和期望。測定顧客的滿意度并以此作為行動的準則。
原則2 領導作用 設立方針和可證實的目標,方針的展開,提供資源,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環境。
明確組織的前景,指明方向,價值共享。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加以實現。對員工進行訓練、提供幫助并給予授權。
原則3 全員參與 劃分技能等級,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資格評定。明確權限和職責。
利用員工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培訓使得他們能夠參與決策和對過程的改進,讓員工以實現組織的目標為己任。
原則4 過程方法 建立、控制和保持文件化的過程。
清楚地識別過程外部/內部的顧客和供方。著眼于過程中資源的使用,追求人員、設備、方法和材料的有效使用。
原則5 系統管理 建立并保持實用有效的文件化的質量體系。
識別體系中的過程,理解各過程間的相互關系。將過程與組織的目標相聯系。針對關鍵的目標測量其結果。
原則6 持續改進 通過管理評審、內/外部審核以及糾正/預防措施,持續地改進質量體系的有效性。
設定現實的和具有挑戰性的改進目標,配備資源,向員工提供工具、機會并激勵他們為持續地為改進過程做出貢獻。
原則7 以事實為決策依據 以審核報告、糾正措施、不合格品、顧客投訴以及其他來源的實際數據和信息作為質量管理決策和行動的依據。
把決策和行動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之上,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率,降低消耗。通過采用適當的管理工具和技術,努力降低成本,改善業績和市場份額。
原則8 互利的供方關系 適當地確定供方應滿足的要求并將其文件化。對供方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情況進行評審和評價。
與供方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確保其在早期參與確立合作開發以及改進產品、過程和體系的要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承諾讓顧客滿意并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