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認證標準產生的背后,都有著其獨特的緣由,以及其特有的產生環境。ISO9000認證的產生也是如此。
隨著經濟的飛躍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使顧客需要把自己的安全、健康、日常生活置于“質量大堤的保護之下”;企業為了避免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巨額賠款,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來提高信譽和市場競爭力;世界貿易的發展迅速,不同國家、企業之間在技術合作、經驗交流和貿易往來上要求有共同的語言、統一的認識和共同遵守的規范。現代企業內部協作的規模日益龐大,使程序化管理成為生產力發展本身的要求。這些原因共同使ISO9000標準的產生成為必然。
于是,在不長的時間之后,國際標準化組織在1987年正式頒布了ISO9000系列標準(9000~9004)的第一版。ISO9000標準很快在工業界得到廣泛的承認,被各國標準化機構所采用并成為ISO標準中在國際上銷路最好的一個。截止1994年底已被70多個國家一字不漏地采用,其中包括所有的歐洲聯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日本和美國。有50多個國家建立了國家質量體系認證/注冊機構,開展了第三方認證和注冊工作。有些國家,等待注冊的公司隊伍如此之長,要等上幾個月甚至1年才能得到認證。ISO9000標準被歐洲測試與認證組織EOTC作為開展本組織工作的基本模式。歐洲聯盟在某些領域如醫療器械的立法中引用ISO9000標準,供應商在某些領域必須取得ISO9000注冊。許多公司得出的結論是,要想與統一起來的歐洲市場做生意,取得ISO9000注冊是絕對有好處的。許多國家級和國際級產品認證體系如英國BSI的風箏標志、日本JIS標志都把ISO9000作為取得產品認證的首要要求,把ISO9000結合到產品認證計劃中去。
ISO9000認證標準的興起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不僅僅是一個對企業的要求,更是對人民的人身與食品安全的一種保障。